2024-06-24 15:52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羅欣藥業近年來的業績承壓,2022年凈利潤虧損超過12億元,2023年以來,虧損面收窄,但仍未能擺脫虧損泥潭。
近日,羅欣藥業發布公告,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下稱“山東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關于對劉振騰、劉保起、陳嫻、韓風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羅欣藥業近年來的業績承壓,2022年凈利潤虧損超過12億元,2023年以來,虧損面收窄,但仍未能擺脫虧損泥潭。
此前在今年4月,控股股東羅欣控股因違規減持羅欣藥業股票,收到證監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給予警告并罰款。如今羅欣藥業又被指出存在營業收入金額披露不準確等問題,讓其扭虧路增加了不確定性。
存在營收金額披露不準確等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羅欣藥業是集藥品研發、生產、貿易及醫療健康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系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聚焦于消化、呼吸、抗腫瘤等優勢領域,公司產品分為創新藥和仿制藥兩大類。
《責令改正決定書》中指出,羅欣藥業存在營業收入金額披露不準確問題。羅欣藥業對收入確認政策執行不一致,未對可能發生的退貨或調價情況進行合理估計,導致2021年年報,2022年一季報、半年報和三季報營業收入金額披露不準確。
羅欣藥業還存在部分重要合同條款披露不完整問題。2022年9月,羅欣藥業與相關主體簽署了《關于山東羅欣醫藥現代物流有限公司之重組協議》,該協議約定了山東羅欣醫藥現代物流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及毛利率水平,對公司生產經營具有重大影響,但公司未披露相關條款。
另外,羅欣藥業存在部分關聯交易未審議未披露問題。2022年度羅欣藥業向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山東羅欣實業有限公司支付款項6491.74萬元,占公司2021年年末凈資產的1.37%,公司未對該關聯交易履行決策程序也未予以披露。
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相關規定。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規則》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羅欣藥業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將有關情況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警示函決定書》中指出,上述《責令改正決定書》主要內容中涉及的違規行為發生時,劉振騰作為羅欣藥業董事長、劉保起作為總經理,陳嫻作為財務總監,韓風生作為董事會秘書,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四條的規定忠實勤勉履行職責,對羅欣藥業相關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五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劉振騰、劉保起、陳嫻、韓風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將有關情況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羅欣藥業公告稱,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在收到上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后,高度重視決定書中指出的相關問題,并將嚴格按照山東證監局的要求對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整改,及 時報送書面整改報告。
對于上述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的影響等相關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羅欣藥業,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業績虧損,控股股東違規減持
羅欣藥業成立于2001年,2020年借殼東音股份登陸A股,轉型醫藥制造業。在重組上市的方案中,羅欣藥業承諾2019年-2021年度扣非歸母凈利將分別不低于5.5億元、6.5億元和7.5億元,不過,最終業績實際指標僅2019年實現,2020年和2021年業績遠未達標。
2022年,羅欣藥業的業績更是直接“跳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35.88億元,同比下降44.62%,實現凈利潤-12.26億元,同比下降401.79%。
進入2023年以來,盡管虧損規模有所降低,但羅欣藥業仍未能擺脫虧損泥潭。2023年年報顯示,羅欣藥業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3.6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11%;歸母凈利潤為-6.6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虧了46.03%。
隨著業績大幅下滑而來的是羅欣藥業大股東們的減持拋售,并引發了一場違規處罰事件。
2024年4月3日,羅欣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山東羅欣控股有限公司因違規減持被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
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證券,羅欣控股于2023年12月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羅欣控股立案。
經浙江證監局查明,羅欣控股作為羅欣藥業控股股東,截至2023年5月17日,持有羅欣藥業股份比例為31.23%。2023年5月18日至24日,羅欣控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羅欣藥業股份合計6225萬股,占羅欣藥業總股本的5.72%。羅欣控股在合計減持比例達到5%時未按規定停止交易,違規減持787.06萬股,占總股本的0.72%,合計成交金額為5233.93萬元。按照擬制成本法計算,羅欣控股違法所得為230.10萬元。
根據羅欣藥業彼時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在上述期間,羅欣控股通過證券交易系統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6225萬股,共套現約4.04億元。
浙江證監局認為,羅欣控股合計持有羅欣藥業5%以上股份,在合計減持羅欣藥業股份比例達到5%后,未按規定停止交易,該行為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構成限制期買賣股票的違法情形。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相關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羅欣控股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30.10萬元,并處罰款50萬元。
除了控股股東羅欣控股外,羅欣藥業的其他股東彼時也有大額減持動作。根據羅欣藥業2023年6月7日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2023年5月31日至6月7日之間,羅欣控股的一致行動人克拉瑪依玨志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合伙企業合計通過大宗交易減持5437.94萬股,減持比例共計5%,共套現約3.26億元。
《華夏時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客戶端數據統計,2023年醫藥行業大股東減持比例合計最高的前三藥企分別是羅欣藥業、匯宇制藥、華康醫療、減持比例分別為17.92%、10.81%以及10.12%。
“上市公司的增持或減持一定要合規,別老想著‘打擦邊球’。”一位長期關注醫藥行業的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醫藥行業因違規減持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就是前車之鑒。
2024年一季度,羅欣藥業營業收入為6.89億元,同比增3.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666.16萬元,比去年同期減虧了59.37%。
二級市場上,截至6月20日收盤,羅欣藥業報3.82元/股,公司總市值41.55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