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08:58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規模差距反映了不同基金公司在經營時間、股東背景、產品線規劃、投資水平等方面的差異。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6月27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1.24萬億元,是繼4月底公募基金規模首次突破30萬億元大關后,再創新高。但《電鰻財經》卻發現,在一片生機勃勃背后,卻有九泰基金、中科沃土基金等七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平均規模還不足5000萬元,這七家基金公司可謂在拖公募后腿。
這些基金公司還能走多遠?
七家基金公司在“苦撐”
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業員工總數達到3.29萬名,其中包括3401名基金經理,1384名投資經理,均較今年初有所增加。公募行業人員數量增加,與管理規模快速增長有關。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公募管理規模突破31萬億元,募基金規模增長近4萬億元。
“盡管市場震蕩,但面對管理規模的快速增長,公募基金從業者、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的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擴大。”業內人士就此表示,公募基金依然是全社會長期復合增速最高的行業之一。
不過,卻有七家基金公司仍在“苦撐”,旗下基金的平均管理規模不足5000萬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可比的158家基金公司合計資產凈值為289320.03億元,按旗下20910只基金(分開統計)計算,平均每只基金的凈值規模為13.84億元。其中,興證全球基金、睿遠基金、中庚基金旗下基金的平均凈值規模分別高達52.94億元、49.35億元、41.74億元。
與此同時,卻有10家基金公司的平均基金規模不足1億元,更是有九泰基金、中科沃土基金、興合基金、明亞基金、國都證券、瑞達基金等七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平均規模還不足5000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規模差距反映了不同基金公司在經營時間、股東背景、產品線規劃、投資水平等方面的差異。
九泰基金迎苦痛10歲生日
在上述七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九泰基金資歷最老,該基金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3日。2014年,定增市場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2015年更是突破萬億大關,2016年一度達到1.7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作為“定增王”的九泰基金,由于背靠PE股東背景優勢,很快就在公募定增業務上嶄露頭角。到了2016年底,借著定增業務的東風,成立僅2年時間的九泰基金管理規模就突破了百億元大關、達到119億元,到2017年底更是達到巔峰143.97億元。
截至2024年7月3日,九泰基金就要迎來的其10歲的生日。然而,這個10歲生日顯得那么困苦不堪。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九泰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39812.41萬元,資產凈值排名第146名,旗下基金數量合計41只,平均每只基金的規模為3907.84萬元。
來自天天基金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6月底,該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為117.57億元;2021年9月底,該基金公司管理規模銳減至58.16億元,短短一個季度凈值規模實現了“腰斬”;隨后的日子里,該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不斷萎縮,直至目前的不到14億元。
九泰基金的管理業績也令人唏噓:旗下股票型基金近3年平均回報率為-39.13%,遠遠跑輸同類基金-28.36%的平均業績;旗下混合型基金近3年平均回報率為-29.74%,同樣遠遠跑輸同類基金-23.4%的平均業績。
是什么原因讓九泰基金變得如此落寞?
投資者體感最明顯的是,根據基金年報,2023年2月,由于通過九泰久利參與五家上市公司保底定增,利用基金財產為基金份額持有人以外的人牟取利益,九泰基金被監管責令改正,并處罰款,時任董事長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被處以警告、暫停基金從業資格、并處罰款;2023年4月,由于固有資金持有高流動性資產比例未達標、基金持有流動性資產比例未達標、交易內控管理相關制度未有效執行,該公司又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整改,相關高級管理人員被出具警示函。2023年10月,九泰基金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總經理嚴軍因個人原因于10月18日離任,由常務副總經理王玉代任總經理一職。2024年2月,國融基金原總經理徐進已入職九泰基金。
九泰基金表怎樣提高規范公司運作水平?如何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電鰻財經》將保持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