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11:13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有行業內人士評價,對于那些開始“熱”起來的產品,基金公司自然就更不會著急清盤。例如,南方中證全指電力公用事業ETF、南方上證科創板芯片ETF,前者年內漲超20%,后者漲...
近期,一只QDII產品僅5個交易日就實現基金份額翻倍,更是在二級市場連續多天因溢價而停牌,引發市場關注。此前,該產品成立僅約一個月,份額就縮水超八成,并一度成為迷你基金,接近清盤邊緣。
從昔日“鮮人問津”,到今日“眾人哄搶”,這一魔幻式的變身也凸顯出迷你基金“守得云開見月明”的發展潛力。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紛紛出手“護盤”旗下迷你基金,通過修改基金合同終止條款,避免進入自動清盤局面。過去頗受冷落的迷你基金,近期似乎迎來了基金公司的特別關照。
昔日冷門產品走俏
僅僅5個交易日,場內交易價格漲幅超過20%,基金份額翻倍,換手率居高不下,連續發布溢價風險提示,溢價率曾飆升至20%以上,連續三天均停牌一小時。近日,一只QDII產品上演魔幻一幕。
7月3日,南方基金南方東英銀河聯昌富時亞太低碳精選ETF(場內簡稱:亞太精選ETF)突然大幅上漲,更是在7月8日和7月9日連續兩天單日漲超7%。從7月3日至7月9日,該基金交易價格漲幅就已超過20%,期間溢價率曾超過20%。7月10日,基金交易價格創歷史新高,達到1.594元,當天換手率超過400%。隨后,交易價格有所回落,截至7月19日收盤,交易價格為1.313元,但仍有2.3%的溢價率。
隨著場內交易價格的拉升,基金份額也水漲船高。WInd數據顯示,在7月8日單日漲超8%的刺激下,當天該基金流通份額驟增2000萬份,并在隨后持續增加。僅5個交易日的時間,該基金份額便已翻倍,從1.147億份增加至2.547億份。
溢價的飆升、份額的大幅增加,顯示出投資者對該基金的追捧程度。以溢價為例,業內人士分析,由于跨境投資的QDII基金有外匯額度的限制,容易導致一級市場的申購受限,只能通過二級市場購買,遇上大量投資者蜂擁進場,自然會推高溢價率。
令人頗為驚訝的是,這一如今被眾人哄搶的基金,此前一度身陷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2022年12月30日,亞太精選ETF上市交易,僅過去約一個月,基金份額便縮水約八成,凈贖回超過10億份。基金規模曾長時間在清盤線5000萬元附近徘徊。彼時,有基金人士認為,投資者對QDII產品認可度有限或是此類產品“吸金容易留金難”的原因之一。
時過境遷,今年以來,QDII基金一躍成為市場熱門產品,多只QDII基金輪番上演被投資者“哄搶”的場景。亞太精選ETF似乎也“守得云開見月明”,由此前的冷門品種快速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基金公司紛紛出手“護盤”
有跡象顯示,南方基金公司對旗下迷你基金較為珍視。其近日多番出手調整基金合同自動終止條款,避免基金被自動清盤,以此延續迷你產品的運作時長。
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以來,南方基金公司已陸續發布多則公告,宣布就旗下南方中證全指電力公用事業ETF、南方上證科創板芯片ETF、南方國證在線消費ETF、南方中證主要消費ETF等多只產品召開持有人大會審定相關議案,調整基金合同自動終止條款并修訂基金合同。
南方基金公司遠非個案。廣發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近期也紛紛發布類似公告。7月,廣發基金宣布就旗下廣發中證2000ETF、廣發中證主要消費ETF召開持有人大會修改基金合同終止條款,廣發中證科創創業50增強策略ETF合同終止條款修改已正式生效。天弘基金就旗下天弘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宣布召開持有人大會修改終止條款。
根據相關議案,上述基金合同終止條件將由此前的“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 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合同應當終止,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調整為“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如持續運作、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并在6個月內召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也就是說,基金將不再面臨因持有人數量和基金規模不達標而自動被清盤的局面,可以交由基金管理人決定是否清盤,然后交由持有人大會審議。即便持有人數量和基金規模不達標,基金也可以選擇繼續運作下去。而且,清盤紅線時長也進一步放寬,由此前的50個工作日延長至60個工作日。
業內人士分析,這一修訂從某種程度上透露出基金公司對迷你產品規模容忍度的提高,以及較為強烈的保盤傾向。
保留產品線期待“花開”
“更多還是想要保留產品線,基金盤子還在,當市場風口來臨時,就不至于無基可推。”多位基金人士表示,這通常是基金公司不愿清盤的關鍵因素。
他們補充說,尤其是對于指數型基金而言,由于一家基金公司對于一個指數,往往只會布局一只產品,一旦被清盤,那就會喪失對相應指數的布局,無法給投資者提供相應的資產配置工具。從近期調整合同終止條款涉及的產品來看,相關基金確實以指數基金居多。
另外,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調研中了解到,仍看好基金投資價值、新發基金成本較高也是基金公司收緊清盤閘口的重要原因。
“雖然有公司在面對迷你基金時,可能直接選擇‘一清了之’。但是,像一些仍有投資價值的產品,未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成了香餑餑。”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不再放任自動清盤,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能夠促使基金公司對迷你產品采取審慎態度,避免低位清盤損害持有人利益。而且,如果放任清盤后,又要新發類似產品,成本也會高很多。
有行業內人士評價,對于那些開始“熱”起來的產品,基金公司自然就更不會著急清盤。例如,南方中證全指電力公用事業ETF、南方上證科創板芯片ETF,前者年內漲超20%,后者漲超15%,兩只基金跟蹤的行業指數“正是熱門之際,又怎會舍得任其清盤”?至于南方基金公司和廣發基金公司都出手“護盤”中證主要消費ETF,這或許也透露出對消費板塊行情的看好。
不過,也有基金人士認為,亞太精選ETF的華麗變身縱然很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基金公司的保盤動力。但該基金作為QDII基金產品類型,從冷門到熱門的切換,背后其實有著獨特的環境因素。未必所有保盤的迷你基金都能上演類似的好戲。
有業內人士分析,近期諸多迷你基金調整合同終止條款的催化劑,也許與此前關于迷你基金的監管新規有關。據悉,今年4月,監管要求基金公司承擔迷你基金的各類固定費用,不再從基金資產中支取。如果不承擔迷你基金固定費用,須在2024年6月底前給出解決方案。這或許意味著,許多基金公司情愿承擔費用,也要“保盤”旗下迷你基金,以待“柳暗花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