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14:34 | 來源:金融時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厚資產”或“發行人”)于2022年4月發行了“22國厚01”,該債券在上交所掛牌轉讓。經查明,國厚資產在信息披露...
一家百億元規模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盈利能力持續下降、多起負面事件纏身的同時,近日再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滬深交易所通報批評。
被滬深交易所通報批評
7月2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公布了關于對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的決定。
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厚資產”或“發行人”)于2022年4月發行了“22國厚01”,該債券在上交所掛牌轉讓。經查明,國厚資產在信息披露及募集資金使用、有關責任人在職責履行等方面,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具體看,國厚資產在募集資金方面的違規事實包括:未按約定使用募集資金;未如實、準確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在信息披露方面的違規事實有:未及時、準確披露發行人涉及重大訴訟的情況;未及時、準確披露發行人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未通過法定渠道披露信息;會計科目核算不規范。
上交所指出,發行人存在未按約定使用募集資金,未及時、準確披露定期報告、臨時報告等違規行為。李厚文作為發行人時任董事長,王東作為發行人時任總經理、財務負責人、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未勤勉盡責,未能保證發行人按照規定和約定使用債券募集資金、合規履行信息披露等義務,相關人員對任期內發行人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基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上交所作出以下紀律處分決定:對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李厚文、王東予以通報批評。對于這一紀律處分,上交所將通報中國證監會并記入誠信檔案。
同一天,深圳證券交易所也發布紀律處分決定稱,經查明,國厚資產及相關當事人存在以下違規行為:國厚資產于2023年期間發生多項重大訴訟且涉及資產查封、扣押或凍結情況,同時有多筆到期債務未按時償還,國厚資產未就前述重大訴訟及逾期負債事項按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基于此,深交所對國厚資產及其董事長李厚文和時任總經理王東,作出通報批評的處分。此決定記入誠信檔案。
多起負面事件纏身
今年以來,國厚資產接連出現債務違約、重大訴訟、資產凍結以及被監管處罰、被評級機構降級等一系列負面事件。
今年1月初,國厚資產發布多條公告,其中,關于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稱,截至公告出具之日,公司未能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務金額為2.98億元,債務類型均為有息負債。此外,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被凍結貨幣資金6129.96萬元;去年仲裁訴訟及查封扣押或凍結案件共8起。
今年4月底,國厚資產在發布的關于2023年度發生超過凈資產10%以上虧損的公告中表示,根據2023年審計報告,2023年度凈利潤為-6.68億元,虧損金額達到上年末(即2022年末)凈資產的13.46%。
對于虧損原因,國厚資產在公告中稱,“由于本公司的聯營企業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為-7.6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6億元,發生重大虧損,致使本公司計提其他資產減值損失4.07億元,凈利潤出現較大虧損。”
國厚資產還于2023年12月收到安徽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該警示函指出了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公司“22國厚01”的債務資金在臨時補流后未按募集使用說明的規定期限返回;二是公司的逾期負債和重要訴訟情況未及時披露;三是財報中的會計核算科目不準確。
此外,今年1月,評級機構聯合資信下調國厚資產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下調“19國厚01”的信用等級為A+,評級展望為負面。
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國厚資產官網顯示,該公司是經安徽省政府批準設立,并經中國銀保監會核準公布和財政部備案的國內首批、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7.92億元。
國厚資產今年4月發布的公司債券2023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國厚資產總資產為111.89億元,總負債70.46億元,凈資產41.43億元,資產負債率62.97%。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國厚資產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提示公司2022年和2023年度連續虧損,盈利能力持續下降。該非標審計同時提示投資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國厚資產有息負債合計621682.40萬元,其中,將于1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281066.63萬元,公司融資能力下降,流動性風險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國厚資產無控股股東,安徽博雅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32.44%股權,系公司第一大股東。國厚資產的實控人為李厚文和劉洋,二人通過多家公司,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國厚資產52.23%的股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