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14:45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在申請創業板上市時,公司提出的募投項目主體項目為“年產250噸鉚釘型電觸頭、180噸復合帶材以及760噸電觸頭元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25,157....
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聚星科技”)的IPO申請,已于近日通過了北交所審核。該公司此前曾于2022年5月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當時的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但并未能成功;此后才于2023年12月轉道申請在北交所上市,保薦機構安信證券也更名為國投證券。
公開資料顯示,在申請創業板上市時,公司提出的募投項目主體項目為“年產250噸鉚釘型電觸頭、180噸復合帶材以及760噸電觸頭元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25,157.72萬元;而本次申請在北交所上市,募投項目主體項目為“生產線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 ,計劃總投資額為15182.45萬元。
考慮到公司2021年和2023年電觸頭的產能分別為360噸和370噸,并未見明顯增加,也即在此期間公司并未先行實施“年產250噸鉚釘型電觸頭、180噸復合帶材以及760噸電觸頭元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轉而更改為當前申報上市的“生產線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預計將新增年產200噸電觸頭、400噸電接觸元件的生產能力,產能較此前申報創業板上市時明顯壓縮。
另據公司此前于2023年2月發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其中羅列了公司主要建設項目的環評批復、環評備案情況,其中提到,早在2013年10 月9日,公司年產400噸電觸頭和100噸電接觸元件技改項目,就已經獲得了溫州市甌海區環境保護局出具的批復文件。
但是根據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發布的招股書(申報稿)披露,截止到2019年末,公司的電觸頭產品產能也僅為290噸,遠遠低于早在2013年10 月就通過了環評的建設項目對應的400噸電觸頭預計產能。
還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此前申請在創業板上市時發布的招股書(申報稿),當時的募投項目中包含1億元的預算,對此公司披露為:“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無論是產能擴張還是技術更新改造都需要公司 長期的大額資金投入”、“公司的業務發展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作為保障”。
但此后2023年5月實施了現金分紅,金額高達4320萬元;同時在本次申請在北交所上市,提出的募集資金需求中也包含有4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
此外,聚星科技2023年度產品的產銷量,與2021年相比變化并不大,其中電觸頭2023年分別為342.63噸和293.05噸、2021年分別為343.3噸和297.91噸,電接觸元件2023年分別為722.42噸和972.14噸、2021年分別為692.29噸和970.88噸。在此背景下,公司結轉的直接人工成本變動也不算大,2023年為2298.35萬元、2021年為2311.63萬元。
但同期公司的生產人員人數增加卻很大。根據申請在創業板上市時發布的信息披露,2021年末生產人員人數還僅為289人,到2023年末則已經增加至335人。
不僅如此,按照2023年直接人工2298.35萬元折算335人計算,生產人員人均人力成本僅在6.6萬元左右,這一金額在2021年則約為8萬元;剔除掉由企業承擔的社保公積金之后,生產人員2023年度人均月薪尚不足5千元,且較2021年存在近20%的降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