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14:2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2021年全球化工新材料產量約1億噸,市場規模達3950億美元。隨著全球制造業持續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對化工新材料創新和需求不斷增加....
????????農銀匯理基金經理助理 王皓非
????????材料是人類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要素,一次次推動著技術革命的進步。目前傳統材料已經接近性能的頂峰,新材料則能夠提供更為優秀的機械性能和熱學性能,并在輕量化方面有了顯著提升。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2021年全球化工新材料產量約1億噸,市場規模達3950億美元。隨著全球制造業持續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對化工新材料創新和需求不斷增加,預計2025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美元。考慮到金屬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其他材料領域的廣泛應用,全球新材料市場的整體市場規模將更為可觀。
????????從發展階段看,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新材料領域的技術能力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占據絕對優勢,國內市場中低端材料已實現自給自足,中高端材料仍處于創新研發和進口替代的過程。近年來,各部門相繼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筑起新材料政策金字塔,預計新材料國產化率有望得到持續提升。
????????以估值水平來衡量,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中證新材料指數的整體PE估值約20倍,整體PB估值約2.31倍,均位于2015年以來的歷史較低水平。50家中證新材料指數成分股經歷2023年收入及盈利水平承壓后,今年一季度收入和盈利重回小幅增長趨勢。站在當前時點,考慮到國內外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我們預計新材料板塊將出現局部性和結構性行情,建議優選產業趨勢明確、具備潛在催化的細分領域。
????????一是電子材料。目前國內半導體材料進口依存度高,但隨著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工藝制程推進愈發困難,半導體材料迭代速度隨之放緩,給予中國企業追趕的窗口期,預計國產替代將推動半導體材料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二是合成生物學材料。合成生物學本質是利用工程化設計理念,從基因層面對生物體進行有目標的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通過構建基于人工基因線路的定制化細胞,實現目標化合物、藥物或功能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及應用。國家發改委“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合成生物學列為重點發展方向。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合成生物產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部分產品型合成生物學企業已經打通從生物改造、發酵純化、產品改性的全產業鏈,實現規模的快速增長。
????????三是航空航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飛行器及其動力裝置、附件、儀表所用的各類材料,包括高端鋼、鋁、鈦等金屬及合金材料,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現階段,C919擴產確定性較強,“兩機”項目景氣度延續,國內航空航天行業有望長期維持高景氣,并帶動上游材料需求持續高增。此外,基于自主可控需求,國內廠商有望逐步替代進口,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