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16:22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天氣預報也能玩花頭,高科技天氣預報火了!前不久,央視在報道2024年第11號臺風“摩羯”時,發布了一期名為《未來已來》的天氣預報節目。整個節目以未來科技為主題,通過虛...
天氣預報也能玩花頭,高科技天氣預報火了!前不久,央視在報道2024年第11號臺風“摩羯”時,發布了一期名為《未來已來》的天氣預報節目。整個節目以未來科技為主題,通過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擴展現實(XR)以及虛擬演播室技術,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天氣預報體驗。
在直播中,主持人身著專業的防風裝備,站在一塊屏幕前,背景畫面不斷變化,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真實的臺風場景中,狂風驟雨、巨浪滔天。這段令人震撼的天氣預報視頻,迅速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不僅國內網友紛紛感嘆“天氣預報已經發展到next level了嗎”,廣大外國網友看完更是在社交平臺上留言,表達對中國AI技術的驚嘆和贊美。
前所未有的科幻呈現方式,將中國科技實力推向國際,激發了人們對現代科技應用于新聞傳播領域的深刻思考和長足期待。中國定位專家顧均輝指出,視頻之所以能在全球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其實很簡單,因為央視是第一個把虛擬現實技術與天氣預報結合的。行業“第一”,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差異化。比如,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第一位太空行走的是阿姆斯特朗,第一個飛躍大西洋的人是林德伯格;第一個飛躍大西洋的女性是阿梅莉亞·埃爾哈特。若問第二個呢?能回答出的人少之又少。正如體育賽事中,冠軍的名字總能被記住,亞軍和季軍雖然也十分優秀,卻也容易被忽略。
對此,定位專家顧均輝解釋道:心智容量有限,信息過度的時代,大腦會自動屏蔽它認為不重要的繁雜信息。人們獲取天氣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要想被大眾記住,就更要求你所傳達的信息有差異化。對于觀眾來說,能夠通過虛擬演播方式獲取天氣信息,無疑是開創了一次全新的體驗,這就是定位中的“領先定律”——成為第一勝過做得更好。
同樣的,中國氣象預報所展現的精準度也讓全球網友令人矚目。去年4月,AI大模型“風烏”亮相,率先使全球氣象有效預報時限突破10天,并在隨后準確預測了“泰利”“卡努”等臺風的移動路徑。“AI 輔助天氣預報的發展”躋身《科學》雜志 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今年3月,我國發布的“風烏”GHR 大模型,首次借助 AI 實現對中期天氣進行10公里級的建模與預報,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將使氣象預報的精確性和時效性產生革命性的提升。
圖源: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
從科幻大片式的天氣預報到30天無縫隙的智能數字預報體系,可以說,這期節目不僅僅是一期天氣預報節目,更是中國科技實力和文化影響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定位專家顧均輝表示,如今的中國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未來中國在高端技術領域,無論是新能源、人工智能、5G技術還是芯片技術的發展,或許將超越人們的想象力。企業也要抓住這個趨勢,乘著人工智能、數字化的東風,好好思考新的戰略方向和差異化定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