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16:26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未來十年國產牛油果將迎來種植高峰期。國產牛油果后續故事如何演繹,它的根能否扎牢?“國牛”產業的成熟需要多長時間?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國產牛油果一個重要賣點就是“新鮮”,從采摘到上架的整個過程不超過5天。相比智利、墨西哥、秘魯等國家的進口牛油果,動輒30天的船期,這意味著消費者無需等待漫長的海運和分銷過程。
????????有一種水果,成熟后青綠色果實可以半年時間掛在枝頭,不再長個頭“只長肉”,不會變黃也不會脫落。
????????有一種水果,不酸不甜也不苦不澀,帶有一股油脂清香或淡淡奶香,位列“超級健康食物榜”。
????????有一種水果,國人消費了幾十年,一直依賴進口貨源,直到近年才真正品嘗到“國產”的滋味。
????????這個水果叫牛油果,別稱油梨、酪梨、鱷梨,它集糧油、果蔬特性于一身,號稱“森林奶油”,原產于南美、非洲等地。這一跨洋而來的果實,如今在云南邊陲孟連縣扎根繁衍,注冊上“中國戶口”。
????????專家預測,未來十年國產牛油果將迎來種植高峰期。國產牛油果后續故事如何演繹,它的根能否扎牢?“國牛”產業的成熟需要多長時間?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邊地綠寶石”再添新綠
????????雨季即將過去。初秋時節,電商老板梁文濤從上海飛往云南西雙版納,像往年一樣租了輛轎車,驅車二百多公里,抵達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進入孟連縣境,公路蜿蜒曲折、深陷濃蔭濃綠之中。公路兩旁種滿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等農作物;山上喬木灌木天然混搭,綠色妝容有些凌亂、缺乏層次;不像是北方的山地,各種植物、植被,按不同的品種色彩一層層鋪開。
????????孟連縣,一顆鑲嵌在祖國西南邊地的綠寶石,雨量充沛,四季蔥蘢,境內分布瀾滄江和怒江兩大水系支流,孕育出一片綠色經濟的理想之域。傣歷616年(公元1254年),傣族王子罕罷法因族群內亂,率眾從今德宏州瑞麗南遷,到達孟連壩子伐木開田、建立村寨。孟連的傣語寓意“尋找到的好地方”。
????????孟連縣城所在地——娜允古鎮。
????????梁文濤說,牛油果也算“找到了好地方”,這里與西半球“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米卻肯州烏拉幫市,同處北緯22度。記者坐在他車輛的副駕上,忽而雨水敲打車窗,忽而又是艷陽高照。當下的天氣,就是這個脾性。
????????30歲的梁文濤是安徽阜陽人,在拼多多電商平臺上銷售孟連牛油果,已是第七個年頭。拼多多農產品零傭金、技術服務費可退權益、較低的流量成本,以及種種政策紅利,使得像他這樣的商家,經營店鋪的整體成本更低,也意味著試錯成本更低,促使平臺逐漸成為新品種探索市場化的“試驗田”。
????????眼看著孟連牛油果產業迅猛擴張,梁文濤的生意也隨之遞增。銷售上規模后,他的大半心思都在種植基地,種植戶的歡喜連著他的希冀。每年的收獲季,他要在孟連駐扎小半年時間。
????????8月中旬,電商老板梁文濤(右)在孟連縣娜允鎮查看牛油果長勢。
????????梁文濤熟悉這里的山山水水,甚至了解公路兩旁的每一塊土地,“這大片地去年種的是甘蔗,今年改種花生了,你看,花生地從山地漫到半山腰,就像是綠色大地毯。”“這一片牛油果,應該栽上兩年了吧,看株型管理不差。”
????????截至目前,孟連縣牛油果種植面積達12萬畝;去年掛果面積2萬多畝、產量上萬噸、產值6億元。牛油果產業已覆蓋全縣1.1萬戶、3.5萬人,超過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孟連已成為“中國牛油果之鄉”,鮮果產量占國產牛油果的80%以上,成功替代了15%的進口牛油果份額。
????????“插下根筷子能長成樹”的云南省,是國產水果“黃金產區”,享有133種果品,全國60%的水果品種在這里安家,被世界水果行業公認為“果業天堂”。
????????云南省委書記王寧在今年全國兩會云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說,“在云南是種什么、長什么、好什么,都是優質農產品,我們把打造高原特色農業也當成云南的農業‘芯片’。”
????????向山地要效益,向陽光雨水要效益,向優質生態環境要效益,孟連縣“插下牛油果這根筷子,正在長出牛油果產業”,成為云南“水果拼盤”上的新貴。而且與藍莓、陽光玫瑰葡萄、軟籽石榴等落地洋水果不同,牛油果有橫空出世、填補空白的意味。
????????2023年7月,王寧考察孟連縣娜允鎮芒街村牛油果基地時,總結稱贊牛油果產業選得好、利益分配機制好、組織化做得好,取得“三個好”效果,有效實現聯農帶農。牛油果樹葉片茂密濃綠,為山地造林、保護水土流失取得良好生態效應。
????????在孟連,牛油果并非“一枝獨秀”,而是與橡膠、茶葉、咖啡、甘蔗、澳洲堅果等綠色產業一起呈現“春滿園”的景象。全縣綠色產業種植面積上百萬畝,農民人均9畝以上。尤其成功打造“中國精品咖啡第一縣”,實現咖啡綜合產值12.3億元,咖啡精品率達62%,居全省第一。
????????從北往南,沿南壘河、盧卡河而行,穿越“邊地綠寶石”孟連縣全境,記者來到孟連口岸聯檢樓前,盧卡河對面即是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小雨飄飄,山川霧籠,安靜祥和的邊境小鎮,少了些游客的熱鬧。一輛輛滿載貨物的三輪車、摩托車排著隊等待出入境。
????????參與邊民互市的當地人說,“佤邦那邊種的菜不夠吃,水果也缺,每日往來有生意可做、有錢賺。”將來是否會學我們種牛油果呢?“那有可能。”
牛油果國產化“果然不易”
????????一個世紀前,來自北美的牛油果進入中國,散布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卻一直未能形成氣候,未能扎下根、實現“國產化”,原因在于水土不服,栽種在沿海熱帶的牛油果經受不住臺風洗禮。
????????開拓者名叫祁家柱,2007年他在孟連縣栽下第一棵牛油果樹。回憶當年,普洱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家柱感慨良多:“那個時候,我們從墨西哥、以色列引進種子,為每顆種子支付5美元。種子不僅價格貴,而且只有60%左右的成活率。”
????????經過十年研發探索,不斷引種、試種、試錯、改進,不斷消化吸收、研究論證、穩步推廣,到2015年開始連片種植并取得成功,2017年建成3000畝牛油果核心示范基地,芒信鎮芒信村首批牛油果樹投產。
????????牛油果屬于淺根作物,耗水量大,受不了風寒和酷暑。孟連屬于典型的南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近20攝氏度、平均日照高達2048小時,四季溫暖如春;南壘河兩岸的喀斯特地貌,紅色肥沃土壤下面是滲水性較好的巖石,既保證果樹喝飽水,又保證了根系正常呼吸,堪稱國內最適宜牛油果生長之地。
????????祁家柱被當地人稱作“牛油果之父”。綠銀公司副總經理趙士民的微信名是“油梨守望者”,他從遼寧南下、追隨祁家柱,從蘆薈產業轉場牛油果,在南國熱土共同耕耘十年有余。
????????趙士民介紹,綠銀公司引進牛油果品種的同時,引進了外國專家團隊,2019年起云南農業科學院孫漢董院士團隊加盟。公司共繁育出幾十個本土品種,年育苗能力達百萬畝以上;擁有9個品系、12個適生品種,尤其是“綠銀1號”廣為種植。
????????在娜允鎮南雅村老緬、回行兩個村民小組,眼前的牛油果樹林,已是果實累累。記者看到,標示牌上顯示,這片僅有2畝、50株的“牛油果提質增效實驗示范基地”,掛牌由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吳禮樹、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陳長軍擔任技術指導。
????????示范基地技術負責人、娜允鎮“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洪文斌,帶著云南農業大學園藝系畢業的技術員李榮堅等人,正在基地巡查、進行收獲前的“果園打理”。他的公司,是以全鎮九個村作為股東、以增加村集體經濟為目的的服務型平臺。
????????洪文斌說,相較于其他水果,牛油果種植確實技術含量高一些。先是選擇“桂墾”“西米特”“富爾特”等相對強壯、耐病害的品種,種下實生苗,再適時把“哈斯”等優良品種枝條嫁接上去。種植牛油果的前三年主要是養樹,不會讓它掛果;一般到第三年開始結果,第五年進入豐產期。
????????牛油果每年掛果期長,管理也相對費力氣,每個月要除草一次,遇到蟲害需要打藥,雨水少的年份需要補水,多數種植園已采用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一些松鼠、老鼠、蝙蝠等小動物,乘人不備往往會提前嘗鮮。
????????牛油果樹也有讓技術人員頗感神奇的“植物智慧”:每年它有兩次自然落果、“自覺”淘汰掉劣質果,為優質果騰出更大生長空間。
????????正常年景,每畝25棵樹、每棵樹產果二三十公斤。“這二畝示范基地,今年目標畝產是800~1000公斤。”洪文斌說:“今年果子普遍比較大,目標可以達成。”
????????梁文濤站在果園里尋思:由于雨水多,部分果實的果臍處會留下黑斑,這絲毫不會影響到營養價值,而消費者大多是“外貌協會”的,他們認可嗎?
????????在墨西哥,牛油果樹豐產期能夠持續40年。在中國的土地上,也能如此嗎?因為孟連最老的樹只有十來年,一些待解的課題需要留給時間。
“334”利益鏈條是個關鍵
????????2018年,牛油果被上升到孟連“一縣一品”的戰略地位,“舉全縣之力”大規模種植牛油果,成為當地人的共同目標。采取空地開發利用一批、土地調規種植一批、低效產業置換一批、茶園咖園套種一批、庭院經濟發展一批等“五個一批”措施,分類推動牛油果擴面種植。
????????牛油果經濟價值高,投入門檻也高。為吸引農民參與種植,孟連縣探索創新合作發展模式,政府和企業牽手,整合涉農資金,在全縣適合種植牛油果的村民小組成立合作社,通過“334”利益分配機制引領種植上規模,即群眾通過土地入股占30%、綠銀公司以種苗和技術投入占30%、村集體的合作社以扶貧資金作為基地建設投入占40%。
????????“當時合作社也沒錢,很難支付農民管護種植基地的費用。”南雅村茂益信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扎朵說,牛油果掛果前三年時間里,每畝投入成本約1.3萬元。因為過度依賴項目扶持、融資渠道受限、管理能力不足等原因,不少基地一度處于無人管護狀態。
????????此后,孟連縣通過改組國企成立孟連縣產業投資集團,與全縣幾十個村的牛油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托管協議,進一步優化“334”利益分配機制。在原有農戶、綠銀公司各占30%的基礎上,產投集團統籌余下的40%,其中15%為合作社分紅、10%為村集體分紅、15%用于產投集體運轉和擴大再生產。
????????孟連縣通往普洱市公路旁的中國牛油果集配中心。
????????產投集團對新種植300畝以下的農戶,每畝補助1000元;對集中連片新開發種植300畝以上的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每畝補助4000元滴灌項目支持;對種植前三年不掛果的時段,每年每畝預支300元作為農戶兜底保障。
????????一套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成功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現農戶收益最大化,推動牛油果種植產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孟連牛油果多數按照上述模式種植,也有一些庭院式種植,比如農戶家有幾畝地,荒著也是荒著,現在種花生可以套種牛油果。只要是孟連縣當地農戶,就可以免費領種苗、自己種,哪怕自己家院子只種個五六棵,也是一筆收入。
????????拿娜允鎮來說,累計種植牛油果2.2萬多畝,其中“334模式”種植8800多畝,公司及企業種植5900畝,個體種植1600畝,農戶自行在咖園、茶園套種5400畝,庭園經濟660畝。娜允鎮構建了黨委政府統籌(村管公司)、合作社協調、技術管理員監督、農戶執行的管理模式,形成公司盈利、農戶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的多贏局面。
????????孟連縣娜允鎮南雅村牛油果種植示范基地的展示牌。
????????娜允鎮南雅村老緬村民小組按“334模式”種植有950多畝牛油果,果園的日常管理維護委托給9家農戶,戶均100多畝,每年每畝按350元支付管護費,戶均年增收入3.5萬元。
????????村民組長、拉祜族的扎兒負責總體管理統籌,從每棵樹上提取2元,他的管理費收入達4萬多元。他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種植了20多畝牛油果,去年部分果樹掛果投產,還拿到分紅6000多元。
????????梁文濤在縣城邊上租的庫房,有半年時間閑置。到了采摘收獲季節,日常用工15人,分揀、打包的女工,每天計量收入130~150元。山上摘果的雇工,每天收入150元以上。
線上推手與消費提升
????????利益鏈不是簡單體現于生產聯盟,而要在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一以貫之。如果不能在消費端體現,貨砸在了手里,種得再好也是白搭。
????????10月份起,今年的銷售旺季已經來臨。駐扎在孟連的梁文濤,每天在當地攬貨20噸,多半通過線上走貨,日均出手上萬單。按照每單4~6個果子計算,每天約有5萬個牛油果通過梁文濤的網店,從孟連快遞到消費者手中。
????????梁文濤算是孟連牛油果的“線上推手”。他在拼多多有好幾個老店,只做牛油果。
????????過去,梁文濤只是從上海輝展市場拿進口貨,2018年起注意到國產牛油果,當年也是孟連牛油果第一年批量上市,農戶沒想著做市場化的包裝,產品也沒有標準化,銷售比較困難。“當時的情況是,他們的果子在樹上掛到了3月,如果再不采,對來年產量的影響會比較大。”“這幾十噸,我就全部收了,給種植戶的價格,他們很滿意,果子也通過線上銷售一空。”
????????首次合作,化解燃眉之急,彼此間有了信譽,“所以第二年,種植企業和農戶沒等果子成熟,就邀請我們去看,從那時起一直合作到現在。”梁文濤說。
????????梁文濤自豪語調中的“我們”,包括程建楠,他三十出頭,孟連縣本土人,大學畢業后在昆明一家公司做了幾年建筑設計師。2018年返鄉創業,決定從農產品銷售起步。
????????與梁文濤一樣,程建楠專注于拼多多,只做牛油果。選擇牛油果,是因為家鄉正在興起這一產業;選擇拼多多,是因為平臺對他這樣的電商入門者,設置了較低的門檻,不收押金、保證金、服務費,扶持新農人創業。
????????為進一步服務鄉村振興、響應“數商興農”號召,拼多多近年啟動“農云行動”,集中投入優勢資源,推動全國100個農業產業帶更快“拼上云端”,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數字化農產品。云南省是拼多多“農云行動”的第一站,如何將云南的藍莓、牛油果等農特產“賣爆”是重點助農項目之一。
????????拼多多高級副總裁朱政告訴記者,“農云行動”小組不僅為云南當地商家提供電商運營專場培訓及一對一的定向運營指導,鼓勵和培訓當地的年輕新農人上平臺開店,完成“從0到1”的起步;同時還助力已經起步且具備良好供應鏈的商家,完成“從1到100”的跳躍。
????????在梁文濤和程建楠看來,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平臺,才是牛油果等特色農產品真正的“巨型推手”,尤其是拼多多實行中轉集運包郵、兜底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持續打通鄉村“最后一公里”等系列優惠舉措,對商家開拓西部邊遠地區市場,必將持續受益。“我們還靠平臺賺錢呢。”
????????2023年,國產牛油果的量真正上來了,拼多多平臺上銷售量同比增長15%,今年預計迎來60%的大幅增長。
????????去年,梁文濤和程建楠二人共賣出去1000噸,主要是孟連牛油果,來自綠銀公司、孟連鑫夢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各個合作社。“我們在拼多多平臺日均有一萬多單,突破過單日2萬單。”這個數字與梁文濤同期賣出的3000噸進口果比起來,增長空間依然很大。
????????梁文濤說,進口果與國產果,都是以“哈斯”品種為主,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前者個頭大、價格高,后者個頭小、價格低。他特別強調:國產果一個重要賣點就是“新鮮”,從采摘到上架的整個過程不超過5天。相比智利、墨西哥、秘魯等國家的進口牛油果,動輒30天的船期,這意味著消費者無需等待漫長的海運和分銷過程。
????????從牛油果經營者的角度,由于國產果與進口果在上市時間上形成互補,梁文濤的線上商鋪現在常年“開門大吉”,貨源充足,接單不斷線。“國產牛油果品質穩定、口感更好,只是體形較小,消費者需要一個認識過程。”
后續故事該怎樣講述
????????并不知名的孟連縣因牛油果爆紅,不過是兩三年的事。
????????趙士民認為,種植上百萬畝才能真正形成產業規模。孟連縣已栽下的12萬畝果樹,未來三五年都將進入盛果期,屆時產量可達6萬噸以上。綠銀生物公司一方面積極打造良種繁育、大田豐產、采后處理、市場營銷、精深加工、科技支撐等“六大體系”;另一方面在尋找新的種植基地,擴張“綠銀莊園”品牌。
????????今年8月19日,《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羅敏報道,在涼山、攀枝花等地,金沙江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區,牛油果正扎根生長,逐漸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通訊標題是《打破進口依賴,四川崛起萬畝牛油果》。
????????“云南通”梁文濤嗅覺十分靈敏,知道孟連縣周邊的瀾滄、祁門、寧洱等縣,都在推廣種植牛油果。今年8月到孟連之前,他已先期巡視了西雙版納勐海縣打洛鎮的一片果園,“那里的牛油果先成熟,我已經下了訂單。”
????????業內專家預測,未來十年國產牛油果將迎來種植高峰期,品種改良、種植模式、產品質量也必將在探索中步步高升,產業前景可期。
????????當然,與墨西哥400多萬畝種植面積做比較,放在全球900萬噸年產量的大盤子中,與世界最大進口國、消費國美國的人均消費量比起來,國產牛油果還要走很長的路。在可預見的未來,必將是“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并存的局面。剛剛結束的中非合作論壇期間,我國與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簽訂了牛油果(鱷梨)進口協議。
????????雖然現在下單累到手軟,梁文濤心里有兩個“不踏實”:一是面積突飛猛進,對各地農戶的技術指導有待加強,畢竟牛油果種植周期長、管理難度大,農戶獲取實際利益需要時間;二是產量大了,商家競爭趨于激烈,會否像進口牛油果一樣,價格波動也比較大。
????????市場前景的“投票權”,在消費者一邊。
????????北京市民顏女士追求健康飲食,十幾年前一位朋友向她推薦這種外形和名字都比較獨特的水果。好奇心驅使下,她第一次嘗試價格不菲的進口牛油果,因為不清楚牛油果可以蘸調料或者與其他食物搭配著吃,很不適應它的口感,感覺像在嚼肥皂。而漸漸地,顏女士從網絡上解鎖了牛油果的不同吃法,比如牛油果奶昔、牛油果沙拉、牛油果吐司……“我尤其喜歡和香蕉酸奶一起攪拌打成奶昔,因為顏色綠綠的,口感像極了抹茶冰激凌。”
????????鐘南山院士曾公開推薦的“超級健康食物”牛油果,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其中脂肪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并且不含膽固醇,含糖量也很低,含多種維生素和高含量的鈉、鉀、鎂、鈣等元素,營養價值可與奶油媲美,具有美容養顏、降低血糖、保護心血管、改善便秘等功效。
????????在孟連縣城的網紅飲品店“牛咖茶茶”里,牛油果奶昔成為了人氣爆品。這家由孟連產業投資集團創立的飲品店,以牛油果、咖啡、茶葉為原材料,主打原生態,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
????????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明顯呈現消費升級趨勢。數據顯示,拼多多平臺用戶對健康、新鮮、好吃的品質農貨的需求不斷增長,過去四年榴蓮年均銷量同比增長超50%,藍莓今年的銷量相比去年增長300%。
????????朱政表示,拼多多“百億補貼”等平臺資源長期堅持向優質農貨傾斜,優質品種、農業院校科研成果、地標農品等涉農好物是拼多多重點扶持對象,在年貨節、農貨節、豐收節等重大活動節點更是提供流量、補貼支持。“我們將加大國產牛油果線上銷售的扶持力度,助力這一新興特色產業,讓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共同分享紅利。”
????????孟連縣娜允鎮南雅村牛油果種植示范基地的展示牌。
????????梁文濤呼應上述觀點:通過多產多銷、多產快銷,縮短供應鏈,找到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平衡點。農民靠規模與快銷受益,居民靠“吃新鮮”受益。“農民很苦,但要苦得有價值、有回報、有收益;同時,消費者的利益也要得到保障,要吃得到、吃得起、吃得好。”
????????牛油果主產區孟連縣,正在推進牛油果精深加工園區建設,配套開發果油、粉、原漿等精深加工產品和牛油果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衍生產品。現已建成孟連生鮮蔬果冷鏈倉儲物流中心和牛油果集配中心,初步建成牛油果提取物、凍干粉、果飲料、果泥等精深加工的4條生產線。這些做法,對延長產業鏈、消費鏈、價值鏈行之有效。
????????“國牛”的路,還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