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10:03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香飄飄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收反而同比下滑2.05%至約19.38億元,其中三季度營收下滑6.1%至約7.58億元。財報一出,很多投資者表示“很失望”。...
現制飲品沖擊下,杯裝奶茶品牌香飄飄(16.250, 1.48, 10.02%)感到寒意更濃。近日,香飄飄披露接受17家機構調研公告稱,受外部環境影響,奶茶業務進一步下滑,新推出的“原葉現泡輕乳茶”和“原葉現泡奶茶”,目前仍處于試銷階段。今年前三季度,香飄飄旗下蘭芳園凍檸茶銷售表現承壓。瓶裝茶飲市場持續內卷下,香飄飄仍處于即飲業務的導入期,需要時間進一步地提升系統性運營能力。
沖泡類奶茶“背鍋”
雖然“諷日杯套”事件為品牌帶來大量曝光,但香飄飄沒能接住這一輪“潑天的富貴”。
據香飄飄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收反而同比下滑2.05%至約19.38億元,其中三季度營收下滑6.1%至約7.58億元。財報一出,很多投資者表示“很失望”。
沖泡類奶茶增長乏力,或為香飄飄前三季報業績下滑“接鍋”。報告期內,沖泡類奶茶實現銷售收入約為11.1億元,同比減少8.27%。
近日,香飄飄披露接待華西證券(8.830, -0.02, -0.23%)、中金銀海、銀河基金、彤源投資、紫金信托等17家機構調研公告,其中解釋了奶茶業務下滑的原因,“受外部環境影響,為了保證渠道庫存的良性健康,公司今年上半年加快做好了奶茶產品的去庫存工作,同時公司堅持以動銷為原則,將奶茶旺季的出貨節奏往后做了遷移,并提升了生產端的產能儲備”。
這也是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重回總經理一職后的首份財報。2023年底,蔣建琪主動辭去總經理一職,請來在快消品行業有著豐富履歷的楊冬云。
楊冬云上任后,著手做了兩件事,一是提升奶茶業務的重要性,期望通過健康化、年輕化的升級產品,為原有奶茶業務帶來新的驅動力(7.040, 0.01, 0.14%);二是基于果茶多年銷售,提升果茶在即飲業務中的優先級。但僅過了10個月,香飄飄發布公告稱,楊冬云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總裁)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香飄飄再次換將。
不過,產品結構調整并未給香飄飄帶來很大變化,最明顯的是電商渠道遲遲沒有打開。今年前三季度,香飄飄電商渠道銷售收入約為1.19億元,同比下滑30.77%。在總營收中,電商渠道占比僅為6.2%,比2023年6.9%的占比還要低。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香飄飄業績下滑不感到意外,“香飄飄品牌過于老化,對消費者需求變化脫節。隨著消費者口味和偏好的多樣化,以及新興茶飲品牌的崛起,香飄飄的傳統杯裝奶茶產品逐漸失去了吸引力。此外,品牌老化還體現在香飄飄在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的不足,難以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有效鏈接”。
9月,香飄飄在之前的“如鮮”燕麥奶茶產品基礎上,推出奶茶新品“原葉現泡輕乳茶”“原葉現泡奶茶”(黑糖珍珠/糯糯紅豆)產品,號稱開創了“原葉現泡”奶茶新品類。
“目前,兩款新品在線上和線下的部分區域進行試銷,原葉現泡輕乳茶線上銷售占比較大,原葉現泡奶茶在線下部分區域進行銷售,銷售反饋良好,當前兩款新品還處在探測階段,還需要時間來觀察。”香飄飄在11月11日披露的調研公告中表示。
七成產能閑置
前幾年激進的產能擴張下,香飄飄押寶液體奶茶,產能利用率卻持續降低,導致大量產能閑置。
2023年財報顯示,香飄飄的液體奶茶廠分布在湖州、天津、江門和成都。2020—2023年,香飄飄四大液體奶茶廠的產能分別為34.42萬噸、42.4萬噸、49.19萬噸和49.19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6.76%、23.23%、20.02%和27.69%。
早在2017年上市時,香飄飄就募投了浙江湖州的“年產10.36萬噸液體奶茶建設項目”。之后,香飄飄持續擴張液體奶茶廠產能,在浙江湖州項目的基礎上擴建第三條生產線,在廣東江門投建“年產18萬噸液體奶茶生產線建設項目”,在天津濱海新區投建“年產11.2萬噸液體奶茶生產線建設項目”。不過,部分項目的產能利用率較低,2017年完成的液體茶飲料項目在2019年才實現85%達產。
詹軍豪指出,香飄飄產能大量閑置,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閑置產能導致企業資產利用效率低下,增加了運營成本;二是加劇了品牌老化的趨勢,產能閑置反映出市場需求不足和產品競爭力下降,進一步削弱了香飄飄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也表示,“產能閑置意味著固定成本無法得到有效分攤,需要支付大量的廠房租金、設備折舊和員工工資等費用,這會增加香飄飄的運營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同時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士氣。長期的產能閑置可能會導致人才流失,影響長遠發展”。
對于奶茶業務下滑、大量產能閑置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香飄飄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