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11:1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能新材的的產品主要包括高純鎵、高純銦以及ITO等靶材用銦(4N5-5N)、氧化銦、氧化鎵等電子級稀散金屬系列產品和工業鎵、鉍及氧化鉍等工業級稀散金屬系列產品兩大類,主要...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9月30日,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能新材)上交所IPO因更新財務數據而中止了上市進程。招股書顯示,科能新材長期致力于Ⅲ-Ⅴ族化學元素材料提純技術開發及產業化,主要從事4N以上鎵、銦、鉍、碲等稀散金屬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科能新材的的產品主要包括高純鎵、高純銦以及ITO等靶材用銦(4N5-5N)、氧化銦、氧化鎵等電子級稀散金屬系列產品和工業鎵、鉍及氧化鉍等工業級稀散金屬系列產品兩大類,主要應用于磷化銦、砷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太陽能電池P型硅片、ITO等靶材合成以及醫藥、化工等領域高端產品制造。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IPO,科能新材計劃用50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該公司剛剛現金分紅1600萬元。科能新材的業績含金量不高,經營現金流連續為負值。此次IPO,科能新材4.7億元用于年產500噸半導體高純材料項目及回收項目,此項目必將擴大該公司未來的產能,而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且其存貨周轉率落后于同行公司,未來新增產能如何消化?值得關注。2023年,科能新材的業績出現了下滑,其對大客戶的銷售額也出現了大幅下降。
業績含金量不高 5000萬募資補流 卻剛現金分紅1600萬
此次IPO,科能新材計劃募集資金5.9億元,其中4.7億元用于年產500噸半導體高純材料項目及回收項目,6828萬元用于稀散金屬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科能新材計劃用50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該公司在2023年現金分紅1619.21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趙科峰、唐燕夫婦二人分別直接持有公司23.74%、2.93%的股份,通過持有科能先進100%的股權控制公司27.05%的股份。此外趙科峰擔任株洲凱聯和株洲新聯誠兩個平臺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株洲凱聯間接控制公司6.01%的股份,通過擔任株洲新聯誠間接控制公司 1.31%的股份。
綜上,趙科峰、唐燕夫婦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股份比例合計為 61.05%,系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此外,趙科峰弟弟趙科湘、妹妹趙曉江分別持有公司2.78%、0.19%股份,其與趙科峰、唐燕構成一致行動關系,因此,趙科峰、唐燕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64.01%的股份。
由此可見,科能新材的上述分紅超過六成落入了實控人家族的口袋中。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科能新材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總額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17%、10.63%和7.64%。2022年,科能新材的董事長、總經理趙科峰的薪酬為53.19萬元,其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趙科湘的薪酬為54.29萬元。
在用現金分紅以及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科能新材的業績含金量并不高。報告期內,科能新材實現凈利潤分別為921.47萬元、2863.43萬元和5082.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596.34萬元、-4646.64萬元和2896.91萬元。報告期三年內有兩年現金流為負值,可見該公司的業績含金量不高。
報告期內,科能新材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46.09次、33.24次和14.54次,同期行業平均值分別為17.53次、93.29次和145.4次,可見,科能新材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明顯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
產能利用率不高 存貨周轉率落后 新增產能如何消化?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科能新材計劃4.7億元用于年產500噸半導體高純材料項目及回收項目。此項目完成后,該公司的產能必將增加。
報告期內,科能新材來自高純鎵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3.37%、14.72%和17.44%,來自靶材用銦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5.15%、42.07%和38.32%,同期來自鉍制品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1.66%、9.3%和11.02%。
報告期內,科能新材的高純鎵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3.53%、86.47%和98.71%,同期工業鎵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2.41%、75.78%和70.59%,同期氧化鎵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74%、99.74%和77.78%。
報告期內,科能新材的高純銦的產能利用率分別22.07%、21.08%和73.61%,同期氧化銦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34.31%、48.53%和33.56%;同期靶材用銦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4.95%、89.92%和83.44%。
報告期內,科能新材的鉍制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7.32%、82.97%和73.11%;同期氧化鉍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3.29%、81.02%和74.98%。
綜合上述數據可以得出,科能新材的產能利用率總體并不高,報告期內,其第一大收入來源的靶材用銦的收入占比僅為八成左右,其第三大收入來源的鉍制品的產能利用率僅七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科能新材的產能利用率較低,且其存貨周轉率明顯落后于行業平均。報告期內,科能新材的存貨周轉率的分別為2.7次、3.32次和3.64次,同期行業平均分別為4.95次、5.12次和5.16次。
報告期內,科能新材的存貨占其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3%、40.03%和28.13%。截至2022年12月31日,科能新材的存貨中,庫存商品的占比為9.25%;此外,原材料的占比為27.1%,在產品的占比為57.07%。
2023年業績下滑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科能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39億元、5.71億元和6.7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921.47萬元、2863.43萬元和5082.30萬元。然而,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09億元和4304.15萬元,業績下滑明顯。
外銷收入下降是科能新材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報告期捏,外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41.10%、30.78%和45.52%;2023年,外銷收入由上年的3.08億元下降到1.22億元,降幅約六成,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也降至20.12%。
對于2023年鎵系列產品外銷收入下降的原因,株洲科能表示,2022年下半年以來,下游化合物半導體、磁材等領域階段性需求下降,同時金屬鎵市場價格下降,導致出現客戶短期觀望,采購推遲的現象。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國對鎵和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司的外銷鎵系列產品訂單在下半年出現了恢復性增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株洲科能的境外鎵系列產品收入同比減少72.68%,境外非鎵系列產品收入也減少了54.49%。而在大客戶銷售方面,2021年、2022年,銷售金額1000萬元(含)以上的外銷客戶數量分別為3家、11家,金額分別為7238.71萬元、2.02億元,但到了2023年,千萬元級別的外銷客戶僅有1家,金額為1130.93萬元。比如:前五大客戶名單中的常客三井金屬、客戶A(Freiberger),2023年銷售金額均下降至1000萬元以下。
對此株洲科能的解釋是,2023年,由于下游平面顯示行業的發展放緩,三井金屬自身ITO靶材產品銷售額下滑,疊加海外精銦價格在較長時間內低于我國國內精銦報價等因素,導致該客戶減少了對公司精銦(4N5-5N)產品的采購;由于Freiberger的安全庫存水平較高,且下游市場需求相對疲軟,故該客戶在長期協議執行完畢之后,未在2023年1-6月期間下達新訂單;2023年下半年開始,該客戶已陸續向公司下達多筆新的高純鎵產品訂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