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17:41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2024年漸入尾聲,國聯基金與廣大投資者即將共同邁進一個既多變又蘊藏無限可能的2025年。回顧2024,全球經濟版圖與金融市場歷經重重考驗與深刻變革,展望2025,國聯基金...
隨著2024年漸入尾聲,國聯基金與廣大投資者即將共同邁進一個既多變又蘊藏無限可能的2025年。回顧2024,全球經濟版圖與金融市場歷經重重考驗與深刻變革,展望2025,國聯基金以債券市場觀點展望為錨,與投資者共話未來投資方向,挖掘有價值的洞見與參考。
在2024年的債券市場中,受經濟因素、財政化債、存款搬家等影響,走出了極致行情。從年初到4月底,存款利率調降所引發的降息預期延續,疊加債市的供需失衡,導致債市快速下行。自4月底至8月初期間,中央銀行多次強調對長期債券市場的風險關注,助力收益率出現小幅回升。在此期間,特別國債的發行計劃穩步推進,房地產市場政策亦有所加強,綜合作用下,債券市場收益率在經歷波動后呈現小幅下降趨勢。自8月起,通過增強債市流動性、公開買賣國債等手段對債券市場造成了一定擾動。
進入9月中旬,政策風向明顯轉變,國內股市迎來大幅上漲,債市出現相應回調。同時,疊加理財子預防式贖回債券基金,觸發兩次基金贖回負反饋,信用債跌幅大于利率債。而從10月中旬至年末,隨著財政政策的持續發力以及股市與債市之間的蹺蹺板效應等利空因素逐漸被市場消化,在資金面相對寬松的背景下,債券市場進入了震蕩階段,信用利差也逐漸恢復。
資金市場:財政政策積極,貨幣政策預計降準降息各兩次
展望2025年的資金市場,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強力支持下,我國財政政策預計將呈現出較為積極的態勢。與此同時,貨幣政策也將保持積極態勢,全年有望實施降準2次、降息2次的政策操作,并增加買斷式逆回購與買賣國債的投放量,進一步釋放市場流動性。
據市場分析,2025年的資金面整體將呈現中性偏松的態勢。然而,也需要警惕財政發債與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的錯配風險。盡管成本端分層現象預計將持續存在,但對資產端的影響相對有限。
在投資策略方面,專家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政府債的發行節奏和財政投放節奏,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同時,還需要關注資金面與貨幣政策主要矛盾(如匯率、財政、信貸、銀行行為等)的切換,以靈活調整投資策略,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
利率債市場:廣譜利率延續下行趨勢,投資策略需靈活應對
展望2025年的利率債市場,據市場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廣譜利率預計將延續其下行趨勢,但相較于2024年,下行空間將有所收窄,且區間波動可能會加大。具體而言,在2025年上半年,下行趨勢可能會相對明朗,但進入下半年后,市場分歧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波動也將更為劇烈。不過整體上看,利率走勢仍然偏強。
針對這一市場趨勢,國聯基金建議投資者在制定2025年的投資策略時需要更加靈活應對。在2024年末及2025年初,建議投資者積極配置相關資產,靜待降息預期的進一步發酵。一旦政策利好落地,投資者應及時止盈,鎖定收益。
進入二季度后,由于市場波動可能加劇,投資者應以波段操作為主,靈活調整持倉,尋求交易性機會。
信用債市場:城投與產業債趨勢展望
進入2025年,我國傳統城投領域的凈融資預計將持續為負,化債政策將持續至2027年。在此背景下,城投市場的博弈將逐漸回歸基本面,不同信用等級的城投債信用利差有望拉大,市場分化現象或將加劇。
與此同時,大型銀行在獲得特別國債資本補充后,其債券供給可能減少。在產業債方面,地產鏈依然承受較大壓力,但受益于化債政策現金流改善的建筑企業和由區域組建的產業控股集團或將成為市場的新亮點。
今年,在經過9月和10月的市場調整后,當前信用債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均處于較為合理的水平,市場情緒也在緩慢恢復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信用利差保護相對較弱。未來,經濟刺激政策、利率債供給以及股債市場的蹺蹺板效應等因素均可能對信用債的流動性產生影響。
在資金面保持平穩的情況下,套息策略或將成為信用債投資的主流。對于銀行二永等流動性較好的債券品種,投資者應把握市場的波動節奏,靈活調整投資策略。同時,受益于化債政策以及經濟企穩預期的行業,也值得廣大投資者積極關注。
國聯基金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深入分析政策變化,以專業的視角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洞見與參考。我們相信,通過對投資策略靈活調整,對市場節奏的精準把握,投資者能夠在多變的債券市場中尋找到穩健的投資機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