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10:05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高泰電子是一家以功能性新材料為核心,研發、制造及銷售復合功能性材料、復合功能性器件及電子級追溯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此次沖擊上市,公司擬募集資金約11.55億....
????????2023年12月1日提交注冊后,蘇州高泰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泰電子”)主板IPO一直未有新進展,公司已在IPO注冊階段排隊逾一年時間。IPO“卡殼”背后,高泰電子2023年上半年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此外,公司還存在控制權集中的問題,公司實控人葉健、汪義方夫婦合計控制公司96.3396%的股權。
????????IPO關鍵期凈利下滑
????????2023年上半年,高泰電子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據了解,高泰電子是一家以功能性新材料為核心,研發、制造及銷售復合功能性材料、復合功能性器件及電子級追溯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此次沖擊上市,公司擬募集資金約11.5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功能性新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功能性器件建設項目、功能性復合材料及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
????????上交所官網顯示,高泰電子主板IPO于2023年3月獲得受理,當年3月17日進入問詢階段。同年8月29日,公司IPO上會獲通過,并于當年12月1日提交注冊。
????????不難看出,2023年是高泰電子IPO推進的關鍵一年。然而,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卻出現了大幅下滑。
????????招股書顯示,2023年上半年,高泰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33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6198.55萬元。對比來看,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1.29億元。
????????對于2023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原因,高泰電子在回復問詢函時表示,2023年1—6月,受下游PC行業需求下降的不利影響,公司業績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營業收入同比減少9744.77萬元,同比降幅42.33%。收入下降主要受復合功能性材料收入減少影響,同比減少7506.79萬元,同比降幅62%。
????????此外,高泰電子還表示,公司預計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16億—2.19億元,同比下降28.35%—27.55%;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1億—1.02億元,同比下降39.41%—38.19%。
????????實控人夫婦手握超九成股權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高泰電子實控人葉健、汪義方夫婦合計控制公司96.3396%的股權。
????????招股書顯示,高泰電子控股股東為永成(蘇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成網絡”),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永成網絡直接持有公司300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7.7967%;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葉健、汪義方夫婦,永成網絡為兩人100%持股的公司。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葉健、汪義方合計直接持有公司32.0579%的股權,通過永成網絡間接持有公司57.7967%的股權,通過蘇州海威斯特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控制公司4.2797%的股權,通過蘇州市高合惠仁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控制公司2.2053%的股權,合計控制公司96.3396%的股權。
????????高泰電子表示,自公司設立至今,公司實際控制人地位未發生變化,且后續也無變動計劃。
????????“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可能導致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完善,決策過程缺乏多元化聲音,增加了經營決策的風險。”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前,高泰電子曾連續三年進行大手筆分紅,這也意味著公司大部分分紅進入了實控人夫婦腰包。
????????具體來看,2020、2021年高泰電子分紅金額分別為5000萬元、1.3億元,占公司當期歸屬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5.75%、73.76%。此外,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約1.29億元,而公司當期分紅金額高達1.3億元。經計算,高泰電子2020—2022年連續三年累計現金分紅3.1億元。
????????委外加工成本占比較高
????????除了上述問題外,高泰電子委外加工成本占比較高的問題也曾遭到監管重點關注。
????????上交所問詢函顯示,報告期內,高泰電子委外加工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比重分別為36.84%、36.26%、41.95%、26.6%,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系公司無自有廠房,生產辦公場地為租賃,產能擴張受場地限制所致。對此,上交所曾要求高泰電子說明公司外協采購占比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委外加工以全制程委外為主的生產模式是否異于行業慣例、該模式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高泰電子表示,復合功能性材料領域公司雖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全制程委外,但核心環節均由公司自行掌控,委外占比前期高但絕對值少,自建涂布生產線后重要項目均自主生產,委外占比已較低。且行業內龍頭企業3M、日東等亦存在全制程委外,公司的生產模式與同行業公司不存在重大差異。公司業務完整,具備獨立生產經營能力,且掌控最核心的客戶需求解析、建立測試標準、技術與工藝方案開發等環節;周邊地區配套加工資源豐富,外協廠商可替代性強;公司采取了嚴格的外協加工質量控制措施。因而公司的外協加工模式不會對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過度依賴外部加工商,若對方出現生產事故、交貨延遲等問題,會影響公司產品供應和交付,損害公司聲譽。”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進一步表示,長期高比例委外還可能削弱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高泰電子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