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傳爭購屈臣氏 淡馬錫股權5年升值33%
彭博昨日報道指,淡馬錫考慮以約30億美元(約234億元),出售約10%的屈臣氏股權,又指出潛在買家會受邀參與本月舉行的管理層介紹會。消息指,騰訊可能與一些投資基金合作出價收購屈臣氏股權,而據知阿里巴巴對此也感興趣。
大手筆不斷現金分紅公司更多了 大消費公司成主力
2018年年報披露漸入高峰期,在從嚴監管高送轉、支持鼓勵現金分紅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現金分紅的陣營。
百億元年薪烏龍年報背后 菲利華信披頻出錯被質疑
百億元年薪“烏龍”年報背后 菲利華(19.180, -0.02, -0.10%)信披頻出錯被質疑管理存疏漏
海外投資遇上“黑天鵝” 光大證券巨額計提為哪般
因業績大幅向下修正,光大證券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函。3年前的一樁海外投資,給光大證券帶來的是高達15億元的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但令投資者驚訝的是,為何投資7000萬元,卻要計提15億元減值?這背后的窟窿究竟有多大?
市場誤判?券業亞軍“屈尊”市值第四
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凈資本全都排名行業第二,而市值卻跌到了第四,國泰君安今日發布的年報揭示了這么一個“怪現象”。
29億元并購遇尷尬 美都能源“退貨”瑞福鋰業
作價約29億元并購而來的標的——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下稱“瑞福鋰業”)在并表當年就遭遇經營滑鐵盧,業績補償款預計9億元,面對這一尷尬局面,美都能源索性終止收購,擬將瑞福鋰業股權退回原股東。
大IP“吳曉波”值多少錢?借道上市背后風險誰承擔
吳曉波借道全通教育(7.220, 0.00, 0.00%)(維權)上市背后 風險誰承擔?
A股震蕩背后的基金“眾生相”:不降倉 調結構
今年以來A股市場大幅上漲是流動性邊際寬松疊加市場情緒改善而形成的,基本面難以斷言已經觸底,因此,流動性是關鍵,后續行情的持續性可能主要還是取決于流動性改善的持續性。
近50只偏股基金近三年仍虧超20% 中郵基金獨占5只
2018年滬指全年累計下跌24.59%,深成指全年下跌34.42%,創業板指全年下跌28.65%,偏股基金整體平均下跌16.71%,雖然跑贏了大盤,但整體業績依然為負。
大股東私刻“蘿卜章”案件被判 奧特佳擬上訴
被卷入大股東“蘿卜章”案件的奧特佳(2.690, -0.10, -3.58%),顯然還沒有能從漩渦中完全抽身。
珠海中富隱瞞關聯交易被處罰 董秘稱不知情未獲免責
通過層層設計把關聯交易洗白成非關聯,少數上市公司的把戲最終逃不過監管部門的火眼金睛。
擬購海鷹集團100%股權 中船科技涉足水聲探測裝備
中船科技(11.850, 0.00, 0.00%)擬進軍水聲探測裝備軍民融合領域。公司今日披露預案,中船科技擬以7.44元/股的價格向中船集團及中船電科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海鷹集團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海鷹集團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山東國資“被動”上位 積成電子第一大股東
1月30日,積成電子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積成電子5%股份。目前,該股份暫未變動。
貓眼娛樂鄭志昊:如何“做大平臺,做深產業”?
100多年前,“1896”是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放映的年份。2019年2月4日,貓眼娛樂在港交所敲鑼上市,其股票代碼便是“1896”。
3倍浮盈一朝歸零!吳秀波坐了一回A股的“過山車”
這兩年,隨著A股市場反復震蕩,影視股風光不再,電影明星吳秀波參與的一家上市公司定增由一度浮盈超過3倍,到如今“淪落”為割肉轉讓部分股權。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