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 09: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明江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滬指全年累計下跌24.59%,深成指全年下跌34.42%,創業板指全年下跌28.65%,偏股基金整體平均下跌16.71%,雖然跑贏了大盤,但整體業績依然為負。
2019年來股市氣勢如虹,不少基金一掃去年股市單邊下跌陰霾,成功回補去年跌幅,多數偏股型基金三年期業績成功“轉正”,其中部分偏股基金三年期業績表現亮眼。
不過,市面上依然有49只基金近三年跌幅在20%以上,其中跌幅最高者接近40%,而在這49只基金中,僅中郵基金一家便占去5只之多。
年內偏股基金均漲幅超18%
數據顯示,2018年滬指全年累計下跌24.59%,深成指全年下跌34.42%,創業板指全年下跌28.65%,偏股基金整體平均下跌16.71%,雖然跑贏了大盤,但整體業績依然為負。
截至3月18日,滬指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超24%,深指今年以來漲幅已超35%,股市自年初以來的強勢反彈勢頭依然未變。股市氣勢如虹,偏股基金也一反去年大面積虧損的窘境,大多數偏股基金已回補去年跌幅。
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偏股基金今年以來整體漲幅19.49%,已經覆蓋掉去年16.71%的跌幅。其中前海開源恒遠靈活配置混合、國泰融安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等多只偏股基金年內漲幅已超50%,共68只偏股基金年內漲幅已超40%,共1607只偏股基金年內漲幅超20%。
在市場普漲的大背景下,依然有部分基金掉了隊,年內表現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易方達瑞惠靈活配置混合、中郵景泰靈活配置混合、北信瑞豐增強回報等51只基金今年業績告負,超700只偏股基金年內漲幅低于10%。
至于這些基金掉隊的原因則分為幾類,其中相當一部分負收益基金為對沖策略基金,此類基金追求中性策略,與股票市場表現的相關性較低。還有就是踏空了板塊,不少踏空的基金依然延續了去年重倉行業龍頭的策略,而今年漲幅較大的多為題材股。另一類踏空的基金大概率為空倉或低倉位運行的基金,此類基金徹底錯過了今年一季度的大行情。
而除了以上三類,還有部分基金不幸“踩雷”,重倉了部分食品、養殖行業股票,致基金凈值漲幅掉隊。
49只基金近三年凈值已然跌超20% 中郵基金獨占5只
回補了2018年的跌幅,多數基金三年期業績也成功由負轉正。
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成立滿三年的1415只偏股基金中(A/B/C類份額分開計算)有1097只實現了正收益,其中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近三年凈值累計上漲110.96%,三年凈值已翻翻,中歐時代先鋒股票A、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東方紅睿元混合等多只基金三年凈值漲幅亦超80%,92只基金近三年凈值漲幅亦超50%,794只偏股基金近三年凈值漲幅超20%,占比近六成。
此外,有320只偏股基金近三年業績依然為負,其中中郵核心競爭力近三年累計下跌42.59%,三年期業績墊底,東吳新趨勢、金鷹核心資源混合、長盛電子信息產業混合A、易方達新常態混合、華夏盛世混合等19只偏股基金近三年凈值跌幅超30%,共49只偏股基金近三年凈值跌幅依然在20%以上。
在這49只基金中,中郵基金旗下便占去5只之多,分別為中郵核心競爭力、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中郵核心優勢靈活配置混合、中郵創新優勢靈活配置混合,旗下另一只偏股基金中郵核心成長混合近三年凈值累計跌幅也超19%。
三年期業績不佳也源自中郵基金旗下這幾只偏股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踏空。另據數據顯示,除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外,另外四只基金今年年初以來凈值漲幅均未超20%,其中三年期業績墊底的中郵核心競爭力今年年初以來凈值漲幅僅10.93%。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