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 09:53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吳曉波借道全通教育(7.220,?0.00,?0.00%)(維權)上市背后 風險誰承擔?
吳曉波借道全通教育(7.220, 0.00, 0.00%)(維權)上市背后 風險誰承擔?
邸凌月 劉春燕
全通教育要收購吳曉波旗下巴九靈的消息一出,瞬間就在資本圈炸鍋了。一個是A股“妖王”,一個是大IP,兩者的“聯姻”不禁讓人好奇,是誰先拋出橄欖枝?
另外,收購標的如何盈利,從而完成將來的對賭業績?獨立財經評論員、職業投資人侯寧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新媒體自媒體注入上市公司應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其盈利模式還不穩定。知名財經博主皮海洲幽默地說道,“我自己的自媒體賺錢好難哦,他為什么不把我的收去呢?”
事實上,由此引出的更深層次問題是上市公司并購制度仍有待改善,皮海洲認為,該制度下,最后的風險都是由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買單。
大IP“吳曉波”值多少錢?
“那個說A股瘋了的吳曉波居然要上市了。”
“那個說《我為什么從來不炒股》的吳曉波居然要上市了。”
這是多數網友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吳曉波已不是第一次涉足資本市場。
3月18日,全通教育(300359)發布公告稱,正籌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巴九靈”)96%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
被收購的巴九靈法定代表人為吳曉波,成立于2014年7月22日,注冊資本為7500萬元,吳曉波和妻子邵冰冰分別直接持有巴九靈12.81%的股權,為巴九靈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巴九靈全資子公司上海巴九靈于2017年1月3日宣布完成1.6億人民幣A輪融資,該輪融資完成后,公司估值達到20億人民幣。雖然此次交易具體金額目前尚未公布,但據財經大V招財大牛貓預測,全通教育這次要買,估值大概要奔30億去了。
巴九靈擁有什么誘人的資產讓全通教育如此垂涎?企查查顯示,巴九靈產品包括吳曉波頻道、吳曉波會員中心、新匠人新消費、158Lab、思想食堂訂閱號和企投會。據相關媒體報道,早在2016年11月8日,“吳曉波頻道”粉絲已突破200萬,累計閱讀數過億,是財經大V領域的頂級流量之一。
不過,近日,招財大牛貓公開表示,自媒體目前整體的流量紅利已經結束,中國人除了太老的太小的,基本上都用上智能手機。但局部紅利依然存在,投資個別有天賦的作者依然是一門很好的生意,只要找準人,半年翻1倍的機會很多,團隊1年漲5-10倍估值同樣存在。
“但那些通常都是早期的投資,不會走到最后上市的,一般做到給A股接盤的就頭部那幾家。” 招財大牛貓強調,“閱讀流量就有商業價值,按行情報價,證券類的差不多1.2元每個閱讀。”
互相炒作的“雙贏”交易
全通教育是什么角色?
2014年1月21日頂著“在線教育第一股”的光環登陸A股后,全通教育僅14個月就擊敗貴州茅臺(782.000, -10.80, -1.36%),曾是A股歷史上最貴的股票。但好景不長,很快迎來股價跳水,一瀉千里,狠狠地把2015年那波韭菜全部通通教育了一遍。
2018年全通教育甚至首次在上市以來出現虧損。據業績快報顯示,全通教育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33億元,同比下滑19.17%;歸母凈利潤-6.21億元,去年同期為0.66億元。公司表示,出現虧損主要是以商譽減值為主的資產減值損失所致,對并購的子公司進行了初步商譽減值測試,初步估算商譽減值金額為6.43億元。
高企的商譽從何而來?據統計,2015年,全通教育進入瘋狂“買買買”模式,當年先后完成對河北皇典、湖北音信、廣西慧谷、杭州思訊、繼教網技術、西安習悅6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的收購,共斥資逾13億元,但其中又有多少完成了對賭業績?。
前車之鑒已讓全通教育傷痕累累,此番交易是全通教育看上了吳曉波這個大IP還是吳曉波擬曲線上市?
侯寧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通教育作為2015年以來跌得最慘的創業板股票,其信用早已大打折扣。而且,民辦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新東方都有走下坡路的跡象。此時收吳曉波的產品,估計是看中了吳曉波的市場信譽一直不錯,而且也具備大V影響力。新媒體自媒體注入上市公司應該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其盈利模式還不穩定。
“此次交易對全通教育和吳曉波來說是‘雙贏’。說到底,全通教育不論收購的是什么,無非就是想借勢炒作,最后由市場買單;而吳曉波是個游走在財經圈與娛樂圈之間的人,這個作為炒作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自媒體真的能創造效益嗎? 我自己的自媒體賺錢好難哦,他為什么不把我的收去呢?”知名財經博主皮海洲向《華夏時報》記者幽默地說道。
風險由誰買單?
“這次收購的風險非常明顯,性質跟華誼兄弟(5.790, 0.02, 0.35%)之前收購東陽美拉和東陽浩瀚一樣。”皮海洲在采訪中多次提及全通教育基本面不佳,擅長題材炒作。
2015年,跨界定增收購掀起浪潮,尤其影視界的高溢價收購讓一票明星嘗盡甜頭,不過并購后遺癥也隨著時間推移越發明顯。也是在當年,華誼兄弟收購東陽美拉,馮小剛持有標的公司99%的股權,陸國強持有1%的股權,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馮小剛本人即是重要的IP(知識產權)資源。據財報顯示,2016年,東陽拉美實現凈利潤1.05億元;2017年,東陽拉美凈利潤為1.17億元。2018年,東陽美拉需要實現1.32億元的凈利潤,但根據華誼兄弟2018年半年報,東陽美拉上半年凈利潤為5139.15萬元,尚未完成一半業績。2018年年報公布時,馮小剛會交出怎樣的成績單值得關注。
“另外,并購制度有待改善。”皮海洲直言不諱地說,“對于高管來說,收購成功與否不重要,主要是把股價炒高,他們好套現走人,出了問題只有投資者買單。是否高溢價收購無所謂,市場對高管很大度,收購案成功后,做得好對公司是增光,是負擔也無所謂,反正是二級市場投資者買單。”
正如皮海洲所言,2015年開始,全通教育高管紛紛減持手中股票,據統計已累計套現超8億元。2018年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熾昌將占公司總股本的5.18%股票轉讓給中山國資,轉讓價格為每股5.97元,目前其持股僅占公司總股本的24.07%。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