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出眾 多只基金獲機構增持
考慮規模因素,剔除規模過小的基金的持有結構劇烈變化,金融投資報記者從二季度末規模不低于10億元的權益類基金中進行了篩選。...
“時間的玫瑰”沒開花 這些基金發生了什么?公募人士反思
公募基金業內人士認為,高位布局或是持有期基金業績欠佳的主因,“時間的玫瑰”不僅需要時間灌溉,更應在低位播種。這也提示基金經理,需要更加重視回撤控制和獲取阿爾法收...
頭部公募率先降費 ETF市場競爭加劇
今年以來,ETF已成為公募重要布局方向,中大型基金公司密集上報新品,并在產品發行上“速戰速決”,搶占上市先機。受訪人士認為,ETF市場競爭漸成紅海,未來更加考驗基金管...
頭部公募率先降費 ETF市場競爭加劇 后續考驗ETF管理人多重能力
據Choice數據統計,當前共有8只科創板50ETF,其最新規模相差較為懸殊。具體來看,截至9月4日,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規模逼近千億元,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規模緊隨其后,約...
規模僅800億元,八成已“破凈” 銀行理財權益投資謀破局
銀行理財加大權益投資,有望為市場帶來中長期增量資金
副總發朋友圈被指透露內幕消息,興銀基金辟謠,核心關鍵點在哪?
日前,一則“興銀基金副總經理在朋友圈推薦基金,涉嫌透露內幕消息”的傳聞,將興銀基金推向風口浪尖。
左右買右手賣 “同門基金”屢現反向操作
隨著基金半年報披露完畢,基金經理上半年的持倉全部出爐
十六年如一日 與投資者共赴價值遠方 ——浦銀安盛投教事業詮釋“以客戶為先”的理念堅守
在浦銀安盛基金,類似“16年16城”系列活動這樣長期服務和陪伴投資者的活動還有很多,包括2021年啟動的“遇見浦銀安盛基金”走進基金公司活動,2023年已迭代升級為“...
電鰻財經|成立十年僅管1基!京管泰富基金換了“馬甲”能否成器?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京管泰富基金在2013年成立當年就成立了一只基金,發行規模為5.16億元;2014年發行基金數為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該公司各發行成立1只基金,...
首批信創類指數產品發售 信創指數ETF今日首發
近年來,信息安全驅動的信創需求進一步被強化。在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指引下,發展信創產業,建立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體系、實現關鍵領域信息技術自主可控、保障信息安全的...
多重利好政策呵護市場筑底反彈 富國價值成長混合型基金今日首發
據悉,富國價值成長混合型基金擬由吳畏管理,其有13年證券從業經歷、近5年基金管理年限,是富國“中生代”基金經理中均衡成長風格的代表人物。從招商銀行總行秘書到興業證...
電鰻財經|成立十年已虧四年!江信基金該怎么活下去?
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大股東為國盛金控旗下子公司國盛證券。今年上半年,江信基金延續過去三年的虧損態勢,凈虧損2229.97萬元。...
電鰻財經|一年規模銳減近四成!新華基金股權及高管變陣后走向何方?
新華基金站在了新起點,但其沉重的歷史包袱還是需要近期盡快解決的。最突出的問題是,新華基金近一年的規模已經銳減近四成,且沒有發行任何新產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新華...
基金上半年“債強股弱” 隱形重倉股透露調倉動向
渴望打一場“翻身仗”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將自己的野心深埋進持倉名單中。
中加基金核心高管變更董事長總經理年內全換
證券時報記者余世鵬中加基金8月30日公告,經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因工作安排總經理宗喆于8月28日離任。同時,中加基金董事長夏遠洋于8月28日起代任中加基金總經理一職。...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