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倉頻率高 管理層變動大 太平基金旗下產品業績大變臉
產品業績方面,太平基金旗下產品上半年收益向好,只有太平靈活配置與太平豐潤一年定開債券發起式收益為負;但下半年以來,有18只產品(僅統計A份額)區間收益為負。值得注意的...
華商基金伍文友:“提振”政策多管齊下 市場信心有望扭轉
貨幣政策、財政貨幣齊發力,助力經濟企穩回升。近期,MLF、1年期LPR等持續下調,緩解地方債務、稅收支持等政策也在醞釀之中,這對于穩定內需、穩定經濟預期、穩定就業和消...
電鰻財經|董承非離任后持續下跌 興全趨勢混合已成中下游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謝治宇累計任職時間10年又213天,屬于老牌基金經理,現任基金資產規模458.65億(4只基金)。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謝治宇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477.39%。雖然目前....
董承非離任后持續下跌 興全趨勢混合已成中下游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謝治宇累計任職時間10年又213天,屬于老牌基金經理,現任基金資產規模458.65億(4只基金)。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謝治宇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477.39%。雖然目前....
華商基金孫志遠:政策陸續落地 或將推動A股拾級而上
定量來看,即使用最保守的經濟增速計算,當前市場點位也已等同于去年4月份的程度,因此,當前A股或處于震蕩下沿,筑底特征明顯。展望未來,孫志遠認為,過度悲觀的情緒或能...
是誰拋棄了基金重倉股?公募傳統打法遭遇挑戰
實際上,在今年的A股市場中,具有“好公司”特點卻又持續陷落的基金重倉股比比皆是。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所重倉的中國中免,盡管今年上半年凈利潤仍達38.66億元,但股價已...
降費率、推新品 基金公司讓利同時引“活水”
在降低管理費率方面,從最新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基金管理人加入降費隊伍。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4日,近兩個月來已有近100家基金管理人宣布降費,涉及產品...
頂流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大縮水 頭部公募凈利潤下滑
截至8月24日晚間,共有2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數據出爐。華夏基金目前以10.75億元的凈利潤暫列榜首;江信基金和富安達基金凈利潤墊底;東吳基金、興銀基金和大...
新基金發行再遇冷 權益類基金認購熱情低迷
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新成立債券基金數量占比不足四分之一,但份額占比超七成。新成立權益類基金數量依然最多,但平均成立份額不足3億份。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新成立規模...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規模同比縮水超10%
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678.34萬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35662.34萬元,下滑11.17%。
北向資金無心戀戰 基金重倉股接連“受傷”
近期,在較為敏感脆弱的市場情緒下,資金也高度緊張。受市場傳聞影響,上海機場、智飛生物、沃森生物等多只行業龍頭股接連大跌,這些多數是被公募基金青睞并重倉布局的公司...
經營業績承壓 人事頻頻變更 中小公募尋求差異化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公募行業馬太效應較為顯著:一方面,頭部基金公司具有較強的投研和渠道資源,品牌影響力較強,和中小基金公司相比,優勢十分明顯;另一方面,近幾年基...
基金降費潮持續 倒逼產品創新
此番公募基金密集降費與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引導費率降低有直接關系。根據安排要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
發力投資端 多家基金券商“接龍”自購
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招商資管等3家券商及券商資管也發布了自購公告。其中,國泰君安資管公告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2億元人民幣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中信證券表...
AI主題能否不改長期趨勢?浦銀安盛投資方案把握“人工智能下半場”
AI技術發展已經成為引導產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今年資本市場的一大亮點。回顧年初以來的市場表現,可謂波瀾起伏。如果說開年之時,人們更多的把關注點聚焦在疫后經濟...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