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13:55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此番公募基金密集降費與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引導費率降低有直接關系。根據安排要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
進入8月以來,多家基金公司陸續加入降費陣營。8月12日,泉果基金、長安基金等公募機構先后官宣降費。8月16日,渤海匯金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了基金降費公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0日,公募基金行業內宣布降費的公司數量已超過100家,降費基金數量突破2800只。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公募基金降費能夠降低投資者基金交易成本。而對于公募基金行業來說,盡管短期內會帶來一定的收入壓力,但預計影響有限。而從長期來看,基金公司將更加注重提升投研核心能力、提升資金管理能力,有助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此番公募基金密集降費與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引導費率降低有直接關系。根據安排要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存量產品管理費率下調預計在2023年底前完成。
中國銀行(3.840, 0.05, 1.32%)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梁婧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對于公募基金行業來說,盡管短期會帶來一定的收入壓力,但為適應費率降低的新環境,基金公司將更加注重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合規風控水平,提升資金管理能力,這將促進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對于投資者來說,有助于降低投資成本,穩定投資規模。此外,公募基金行業競爭力的提升也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收益,進而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
“公募基金管理費調降可能對部分機構的短期盈利造成一定影響,但預計影響有限,在市場情緒回暖大背景下,機構可以以量補價。”光大銀行(3.090, 0.01, 0.32%)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公募基金管理費下調也將倒逼基金行業加大投研投入,提升產品創新能力,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長期相對穩定、有競爭力的收益。
從行業發展的實際來看,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較快,管理規模從2019年的14.8萬億元增長到目前的27萬億元,總體具備了完善收費機制的條件和基礎。而隨著近期降費潮的持續,不少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基金行業的不斷發展成熟往往會伴隨著管理費率的調降。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2022年四季度,前20家基金銷售機構排名中,商業銀行有12家,實現“股票+混合基金”保有量2.6萬億元、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3.45億元。隨著基金費率調降,商業銀行作為基金銷售的重要渠道,其在進行財富管理布局時又應如何謀劃?
周茂華表示,激烈的競爭有助于推動資產管理公司提升產品質量的管理水平,隨著未來管理費更加市場化,各機構管理水平可能出現分化。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空間巨大,商業銀行具有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獨特優勢。未來更重要的還是提升財富管理服務能力。”梁婧表示,一是轉變傳統以銷售為中心的業務開展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做好客戶分層,通過豐富產品體系、綜合化資產配置、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增強客戶黏性,提升客戶投資回報。二是推動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加強對客戶資產配置診斷分析,及時發現客戶需求并進行有針對性地服務。三是加強財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