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09:20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大股東為國盛金控旗下子公司國盛證券。今年上半年,江信基金延續過去三年的虧損態勢,凈虧損2229.97萬元。...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完成,參股股東基金公司的運營情況也付出水面,而成立十年半的江信基金,因持續虧損而被市場多方關注。人們不禁發問,成立十余年,近六年不發新產品,并且連續虧損四年,這樣的基金公司還有未來嗎?
上半年再虧2229.97萬
據《電鰻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63家基金公司上半年成績單“出爐”,基金公司之間的業績差距明顯。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5家基金公司凈利潤超過10億元,易方達以61.85億元的營業收入和16.17億元的凈利潤問鼎“盈利王”。同時,有3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負增長,有6家公司錄得虧損而面臨生存問題。
成立十年半的江信基金卻成為虧損最嚴重的基金公司。
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大股東為國盛金控旗下子公司國盛證券。今年上半年,江信基金延續過去三年的虧損態勢,凈虧損2229.97萬元。
據國盛金控年報數據顯示,江信基金在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個報告期內分別實現凈利潤1823.76萬元、908.91萬元和63.32萬元;到了2018年江信基金就已開始出現虧損,凈利潤虧損金額達1233萬;2019年,江信基金凈利潤扭虧為正,實現凈利潤42.51萬元;2020年江信基金凈利潤再度虧損1034.72萬元;2021年全年,江信基金凈利潤虧損2115.89萬元。2022年虧損增大,達6671萬元,已是連續第三年虧損,國盛金控投資江信基金股權的賬面收益也在去年大幅減值,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減少約2033.30萬元。
隨著今年上半年的再度虧損,江信基金持續四年虧損似乎已經板上釘釘。如此運營業績,江信基金的股東該作何感想?
同齡基金公司成最弱
基金公司業績的虧損,與其管理規模的銳減密切相關,而規模的銳減又與基金的管理業績水平直接相關。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江信基金在2014年至2015年發行了江信聚福和江信同福A、C共3只基金,管理規模在2015年底升至近30億元;2016年至2017年,江信基金又陸續成立了11只產品,但管理規模仍不見起色,在2017年三季度末管理規模達到40.57億元,成為其規模高峰。自2017年8月成立江信增利貨幣基金以來,江信基金在過去的6年里“一基未發”。2020年至2021年,江信基金在管規模在19億-25億元之間徘徊,時至今年上半年末為29.67億元。
據《電鰻財經》最新觀察,2013年成立的同齡基金有16家,截至9月3日,有永贏基金、國壽安保基金、興業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另有6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而江信基金則以25.84億元的規模排名倒數第一,尚不及擁有一只產品的京管泰富基金(規模為50.10億元)。
除了規模排名墊底,江信基金旗下多只產品業績跑輸同類。據同花順iFinD統計,江信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近3月、近6月、近1年平均回報率分別為-5.45%、-11.33%、-9.46%,遠遠低于同期同類基金-2.85%、-7.00%、-7.52%的平均業績;今年以來,江信基金的混合型基金平均業績為-5.34%,依然跑輸同類基金-3.48%的平均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連年虧損也造成公司人員變動頻繁。去年6月,江信基金連發三份增聘副總經理的公告,任命原亮、汪鵬為副總經理,任命鄭清麗為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去年11月,總經理初英因個人原因離任,焦毛被任命為新總經理。今年4月,督察長嚴命有因職務調整離任,總經理焦毛代任督察長一職。目前,江信基金旗下有6名基金經理,共14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以固收類產品為主,其中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基金分別為4只、8只、2只。僅今年上半年,就有7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變動,其中江信匯福和江信增利貨幣A、B的基金經理變更了兩次。
管理業績低迷—管理規模下降—基金公司虧損—公司高管變動,江信基金何以擺脫這個惡性循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