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424/20170424095025436.jpg)
據最新消息,證監會前發審委員馮小樹高達4.99億元罰沒案背后,涉及到魚躍醫療(33.000, -0.49, -1.46%)、三川智慧(5.670, -0.36, -5.97%)和寶萊特(25.700, -1.91, -6.92%)等3家首發上市公司。上述事件重新點燃了一個熱門話題:IPO審核背后的貓膩究竟有多大?目前平均每周以十多只股票IPO加速擴容的背后,又有多少企業是“帶病上市”?這些有問題的企業上市之后,最終又可能成為一個又一個用來“收購韭菜”的地雷,投資者的利益如何才能得到切實的保護?
馮小樹4.99億罰沒案:涉魚躍醫療、三川智慧等三家公司
據最新消息,證監會前發審委員馮小樹高達4.99億元罰沒案背后,涉及到魚躍醫療、三川智慧和寶萊特等3家首發上市公司,這三家公司的保薦機構分別為平安證券、國信證券(14.040, -0.16, -1.13%)、平安證券。此外,與馮小樹同時突擊入股獲得巨額利益的還有原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等。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宣布,前深交所工作人員、曾任股票發審委兼職委員馮小樹違法買賣股票被罰沒4.99億。張曉軍表示,中央第七巡視組對證監會開展專項巡視期間,向證監會移交了前深交所工作人員、曾任股票發審委兼職委員馮小樹涉嫌違法買賣股票的相關線索。證監會黨委對相關線索高度重視,要求予以徹查。
經過調查審理,通過對復雜商業架構的層層剖析,對繁復資金往來情況的抽絲剝繭,證監會查明,馮小樹先后以岳母彭某嫦、配偶之妹何某梅名義入股擬上市公司,并在公司上市后拋售股票獲取巨額利益,其交易金額累計達到2.51億元,獲利金額達2.48億元。依據《證券法》規定,證監會決定沒收馮小樹違法所得2.48億元,并頂格處以2.51億元罰款。同時,對馮小樹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據業內人士認真分析和挖掘后發現,證監會并沒有直接點名的幾家公司,極有可能就是魚躍醫療、三川智慧和寶萊特,背后涉及的保薦機構包括平安證券和國信證券。
IPO審核貓膩太大 很多企業壓根就不該上市
據熟悉投行業務及行業潛規則的資深人士介紹,目前一些過會的企業,其實根本就不應該上市。比如一些低端的成熟行業的制造業企業,明明行業已經一天不如一天,被行業的歷史潮流所拋棄,但還是能夠過會僥幸上市。再比如一些“兩頭在外”(原料在外,市場在外)的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這種業務發展模式,可持續性明顯存疑,但還是能夠過會,登陸資本市場。除此以外,細究起來,很多公司都是缺乏長期永續經營能力的,不搞資產重組,兩三年以后都是*ST的料。
然而,即便在IPO審核制度沒有得到系統性完善,漏洞似乎尚未打好補丁的背景下,目前A股市場的IPO卻以空前的、持續的每周十多家的速度在加速擴容。如果這些企業的上市也是種種“貓膩”運作出來的結果,未來一個又一個新的“地雷”誕生之日,參與其中虧了血本的投資者,又有何辦法挽回損失?
自比“韭菜”充滿無奈 投資者期盼利益獲得切實保護
A股市場發展多年,但市場基礎制度的完善依然任重道遠。投資者在遭遇種種不利局面之后,不但要忍受金錢損失的痛苦,還只能自比“韭菜”,其中充斥的無奈可見一斑。投資者期盼利益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而不是被各種由于規則的不完善和政策的頻繁變動所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弄得“找不著北”。就當下而言,IPO審核過程中存在的漏洞是否已經補上?如果漏洞沒有補好,目前每周十多只的新股發行速度是否合適?
當然,對于廣大個人投資者來說,盲目參與新股交易,在多個漲停板之后還繼續追高的做法,今后也需要做出反思。簡單的依靠投機“博傻”來獲取盈利的交易模式,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真正要維護自己的利益,還需要從轉變投資觀念做起。引用一位香港職業炒家的話:“自求多福,好過奢望別人給你幸福!”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