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5 08:10 | 來源:未知 | 作者:岳品瑜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快速發展和強監管并行的2017年,不少老牌網貸平臺加快了上市步伐。不久前信而富在紐交所敲響了2017年P2P平臺上市的第一鐘,同時陸金所、樂信集團、拍拍貸、小牛資本、團貸網
首次交出網貸榜首
網貸行業盈利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近期多家上市系網貸平臺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目前網貸行業盈利平臺仍是少數。
近日,“網貸之家”聯合盈燦咨詢對外發布了《2017年4月網貸平臺發展指數評級》。評級報告顯示,宜人貸、陸金服、拍拍貸、人人貸、微貸網、愛錢進、點融網、搜易貸、有利網、投哪網發展指數排名前十。其中,陸金服首次跌出榜首位置。
陸金所和陸金服到底什么關系?實際上,去年底,為順應《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的,有關網貸信息中介機構禁止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代銷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托產品等金融產品的要求,陸金所正式將P2P業務拆離,由旗下平臺陸金服負責網貸業務的發展。
針對陸金服排名下降的主要原因,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盈燦咨詢總經理馬駿表示,4月陸金服成交量和投資人數有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是剝離掉非P2P業務后,數據統計口徑發生明顯變化導致。此外,陸金服暫未實現資金的銀行存管,平臺在合規性積分上相對失分較多。
根據今年3月22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發布的2016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互聯網金融業務及其他”的凈利潤為53.51億元,其中2016年度報告所指的“互聯網金融及其他”,包括陸金所、普惠金融、金融壹賬通、壹錢包、平安金服,以及平安好醫生、萬家醫療、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平安科技共計9項。
但根據中國平安在年報中的披露,互聯網金融及其他業務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普惠金融重組交易產生94.97億元的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收益,2016年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及其他”仍然虧損42.89億元,比2015年虧損額增加10.48億元。2016年度報告顯示,通過陸金所平臺交易的資產規模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全年陸金所平臺實現零售端交易額1.53萬億元,期末零售端資產管理規模4383.79億元。
未盈利會否拖累上市
另據融360網貸評級課題組統計分析,目前多數貸款余額在50億元以上的大中型平臺都難盈利。
具體來看,陸金所其實已經是“大陸金所”概念,在2016年完成了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和普惠金融的整合,形成“三所一惠”戰略布局,早已不再是原有單一的陸金所定位,而是全面布局財富管理、機構間交易和消費金融領域。
此前,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表示,2015年陸金所虧損金額中的80%是獲客成本及系統投入。2016年陸金所的用戶數量增速更加明顯,截止到2016年底,陸金所的注冊用戶數2838萬,同比增長55%,投資用戶數813萬,同比增長120.92%,其中活躍投資用戶數740萬;普惠金融的累計借款人數也達到377萬,同比增長204.03%。截至2015年底,陸金所累計注冊用戶數1831萬,較2015年初增長257.6%。相比而言,陸金所注冊用戶增速減慢。
陸金所在2016年到底盈利還是虧損?陸金所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2016年陸金所財務數據暫不方便透露。不過,當記者問及陸金所為了盡快實現盈利,有哪些計劃?陸金所方面回應稱,陸金所是一家開放的綜合性線上財富管理平臺,致力于利用金融創新、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等方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線上財富管理服務。未來將與更多的持牌金融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多理財產品。在嚴格風險管理基礎上,豐富平臺上的客戶選擇;通過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幫助客戶做出最優投資選擇。同時,陸金所近兩年一直在推動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KYC系統);利用各種技術、流程優化或者方式,優化投資流程與體驗。
不過,市場更為關注的是,如果陸金所尚未盈利,如何盡快實現上市進程。據公開資料顯示,港股對盈利的要求是,扣除非日常業務損益的股東應占凈利潤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累計額不低于3000萬港元;奔赴A股的盈利要求則更高。
仍在等待上市時機
對于陸金所而言,上市話題也是市場關注的熱點,但陸金所的上市之路并不順利。
早在2014年5月,陸金所傳出分拆上市的消息,當時也曝出招股說明書,估值達1000億元。在2015年12月,陸金所聯席董事長兼CEO計葵生首次對媒體確認陸金所將上市。
時隔半年多,2016年8月,在中國平安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首席財務官兼副總經理姚波表示,陸金所預計將于下半年實現IPO,但直至目前,陸金所上市仍未有實質性動作。陸金所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針對上市事宜不予置評。
有分析人士指出,陸金所依舊在等待最佳的上市時機。計葵生在今年3月底彭博社的電視訪談中透露,陸金所控股正在準備IPO,具體上市時間需要等到市場條件成熟,至于上市地點則可能是香港。他表示,“我們一直在等待資本市場對金融科技的‘story’(故事)有個合理的認知,希望隨著中國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我們(陸金所控股)也能拿出一個更加清晰的故事”。
融360相關分析師直言,陸金所的上市計劃已經多次變更,由于戰略新興板取消,國內資本市場對盈利要求較為嚴格,最新的版本是2017年赴香港上市。按照目前陸金所控股的體量和業務范圍,可以預見其估值將不同于網貸平臺和其母公司中國平安。
馬駿表示,陸金所上市推進的難點并不是業績盈利。實際上,陸金所去年很多部門做了拆分,在業績報告上,有調整的空間,實現盈利并不難。陸金所可能擔心香港的投資者不認可平臺,導致估值上不去。根據中國平安2016年年報顯示,陸金所控股完成B輪12億美元融資后,估值185億美元。市場傳言稱,陸金所的上市估值將達到500億美元。
“陸金所實際上傾向于在內地上市,但短時間內在內地上市難度更大,所以轉向港股上市。雖然陸金所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互金平臺,背靠著中國平安,但如果轉去香港之后,機構投資者只會將陸金所認為是一般的金融機構,會拿凈資產收益率等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加上目前國內互金整治仍未結束,這些都將影響陸金所的估值。”馬駿補充道。
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李子川表示,陸金所的上市方式,可能偏向于綜合金融服務,這也是他的主要故事線,從估值及發展角度,選擇境內概率要高于境外。至于今年有沒有可能實現上市,他則認為,“錯過今年,明年上市難度會更大”。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