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525/20170525100007610.jpg)
謀劃七年、歷經波折、終成正果——— 廣州酒家IPO前天獲得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過不了多久,街坊們去廣州酒家嘆早茶時,身份或許就是“廣州餐飲第一股”的股東了。
記者發現,本次證監會發審委會議對廣州酒家提出的詢問主要集中在經銷商和加盟餅屋及內控方面。此外,月餅收入依舊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有分析稱此次廣州酒家IPO能夠快速通過的原因,或是受益其糕餅業務。
募集資金:
3.8億擬用于利口福項目
相關公告顯示,發審委會議要求廣州酒家進一步說明有關材料采購、庫存管理、成本核算、現金結算、收入確認的內控制度、內控流程、內控實施部門以及內控的有效性,是否足以保證發行人收入與成本核算的合規性。另外,發審委還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建立了對經銷商和加盟餅屋的管控制度,包括對其進銷存、銷售價格、食品安全等方面。
對于上述幾點詢問,廣州酒家董事會秘書李立令昨天在回答記者采訪時稱,這些問題在招股書里已有充分披露。至于接下來公司會如何做等問題,他表示將“會做好我們的工作。”廣州酒家副總經理趙利平則表示,這些問題都是保薦人直接去回復的,過幾天等相關批文辦好,統一回復媒體。
為何廣州酒家旗下餅屋會被關注?主要是因為其門店數較多,加盟店比例也多。今年4月廣州酒家再次向證監會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截至目前,廣州酒家旗下有114家餅屋直營店,43家加盟店。而餐飲店有15家直營店、1家餐飲加盟店。
此外,記者發現,招股書顯示,在募集資金用途方面,有包括2.1億元用于旗下利口福食品生產基地擴建、1.2億元用于利口福食品零售網絡項目、4387萬元用于利口福技術研發項目,合計近3.8億元,占總募資金額62%。利口福公司是廣州酒家旗下大型食品生產基地。
數據:
月餅仍是重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回顧廣州酒家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資料顯示,廣州酒家于2010年開始啟動上市進程,2014年6月6日,因負責廣州酒家IPO的簽字律師跳槽而中止IPO。6月9日,從深交所轉板上交所重啟IPO,同年9月遭證監會否決。當時業內分析原因可能比較多集中在月餅跟高端餐飲市場這塊,其中有觀點認為廣州酒家月餅銷售占比過于集中,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公款送月餅禁令”雙重政策打擊下,月餅市場蕭條影響其上市之路。此外,受限于宏觀環境及政策,中高端餐飲盈利受到較大阻礙,廣州酒家當時被拒也跟其所在的產業前景有關。
此后兩年,廣州酒家上市一事悄無聲息。到了今年4月,廣州酒家再次向證監會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一個多月后便過審。
但記者發現,雖然月餅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總收比例有所下降,但廣州酒家月餅系列產品對銷售額的貢獻依舊是主力。最新的招股書顯示,2014年-2016年,月餅系列產品銷售分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4.61%、44.49%及41.9%,貢獻的毛利占比是52.35%、53.19%和49.75%,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觀點:
曾經的“軟肋”成“鎧甲”?
此次廣州酒家IPO獲得快速放閘的原因是什么?有分析稱或是受益其糕餅業務。
餐飲業分析師、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指出,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廣州酒家月餅銷售占比超過四成,其利口福品牌的速凍食品、西點發展也不錯,如果是靠這個拿到上市入場券的話,未來的路子會比其餐飲業務更有前途。但他認為,廣州酒家的餐飲業務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如門店管理、流程控制、服務標準等等。
對于餐飲市場回暖一說,林岳稱,從餐飲行業整體來講,并沒有出現所謂滑坡、寒冬這樣的情況,因為國家政策影響的大部分是中高端定位的餐飲企業,大眾餐飲這幾年還是大有可為的。
那廣州酒家的上市,是否意味著中高端餐飲已經轉型成功?他認為,還未必。
林岳認為,廣州酒家上市后應繼續在利口福品牌下苦功夫、繼續速凍食品和西點(包括月餅)的營銷和新品開發。
背景:
餐飲業競爭激烈、上市稀少
近年來,國內大型餐飲企業集團和連鎖餐飲企業依靠其規模優勢和規范管理進行迅速擴張,餐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廣州酒家在招股說明書上也表示,餐飲業務相對專注于廣州本地餐飲市場,若公司不能有效擴大廣州酒家品牌的市場地位、穩定并擴大市場份額,公司將會在未來日趨加劇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
餐飲行業在內地上市相對稀少。“這不是個吸引的行業!”香港券商分析師岑智勇這樣感嘆道。
不過,也有投資機構看好餐飲行業。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表示:“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在餐飲行業體現得尤為明顯。”
“我們月中時通過渠道調研發現,在港上市的火鍋連鎖餐廳呷哺呷哺于上海和深圳各開了一家餐廳,出現一座難求的情況。”申萬宏源(5.470, 0.00, 0.00%)分析師徐子涵稱,2016年下半年,公司呷哺呷哺門店錄得6%- 7%的同店銷售增長率,而大部分餐飲上市公司依然是負增長。
呷哺呷哺昨日收報7.25港元,總市值達到77.44億港元。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還有中高端市場中最大的中餐正餐連鎖餐廳小南國。而2012年,百勝以46億元收購小肥羊,并令其從香港交易所退市。
在A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僅剩下西安飲食(6.440, -0.05, -0.77%)、全聚德(19.840, -0.01, -0.05%)。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名單,截至5月19日,在IPO排隊企業中,餐飲類企業還有兩家,分別是廣州九毛九餐飲連鎖和同慶樓餐飲。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