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1101/20171101091048142.png)
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
投資單只個股不得超過凈值的10%,是基金投資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三季度基金超限持股的情況仍屢屢發生,且超限基金數量和幅度都有所增加。根據基金三季報,有73只基金持有單只個股市值超過了基金資產凈值的10%。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重倉個股處于持續停牌或限售期內,是基金“被動超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有不少基金在持倉個股市值小幅超過凈值10%時未能及時減持,從而出現主動超限的情況。
根據天相投顧對2084只主動偏股基金的統計,截至三季度末,有87起基金持有單只個股市值超過或達到凈值10%的情況,涉及73只基金和46只個股,更有6只基金持有單只個股占資產凈值的比例超過了15%。
超限持股較多的基金中包括,廣發安心回報持有深圳惠程(16.990, 0.00, 0.00%)的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比達到了32.65%,三季報顯示,該基金超限是“重大事項停牌”導致,屬于被動持股超限。華泰柏瑞惠利混合基金前兩大重倉股湖南黃金(9.300, 0.00, 0.00%)和北特科技(13.430, 0.00, 0.00%),持有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為22.31%、21.10%,其超限原因分別為“非公開發行”和“臨時停牌”所致。
創金合信鑫動力混合基金三季末持有信威集團(14.590, 0.00, 0.00%)超限,占比達到20.46%,也是停牌導致的被動超限。
此外,國投瑞銀新活力持有中國重工(6.210, 0.00, 0.00%)達到19.19%、國聯安鑫富混合持有蘇州科達(39.970, 0.00, 0.00%)占比達到16.57%、廣發成長優選持有深圳惠程占比達到15.4%。除國聯安鑫富混合持有蘇州科大是因為“新股鎖定”的原因外,其他均為停牌所致。
此外,還有一些基金持有的前兩大重倉股雙雙超限。如融通內需、交銀科技創新、富國新興產業、博時睿益等基金,三季度末的第一和第二重倉股雙雙超限,不過幅度較小。
重倉個股在持續停牌期間或限售期內,是基金“被動超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有不少基金在持倉個股市值小幅超過凈值10%時沒有及時減持,從而出現主動超限。數據顯示,基金持有單只個股占凈值比超過10%但不足11%的情況有60起,占全部超限情況的69%,其中不少并未涉及停牌股,而主要是基金經理對市場判斷所致,但這些超限情況可能會影響基金的申贖。
據了解,按照規定,超限個股若有流動性,必須在20個交易日內完成減倉。對于一些基金集中持有的個股存在一定壓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