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王健林過得不容易。
這并不是王健林賣掉重資后的首次內部資產騰挪。
12月4日,萬達香港上市公司——萬達酒店發展公告稱,母公司萬達海外擬將公司65.04%股權轉讓予王健林全資持有的新控股公司,每股作價1.2港元。
上一次騰挪是在今年8月,王健林左右倒右手,將萬達商業旗下的萬達文旅和萬達酒管注入萬達酒店發展。反之,萬達酒店發展將旗下四大項目的股權轉手給萬達商業。
短短四個月,接連兩次資產騰挪,王健林打的什么算盤?
出于安全考慮
先來看最近的一次倒手。經此一倒,王健林對萬達酒店發展的控制方式,將由間接轉為直接。
此次控股權轉讓若得以實現,王健林將通過新控股公司,直接持有萬達酒店發展的股份。而按照此前公司架構,王健林是通過萬達商業及萬達海外,以間接方式持有萬達酒店發展股份。
控股權并沒有變化,那么,王健林進行內部資產的騰挪一定另有考慮。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萬達酒店發展調整后的新架構,便于王健林直接控制,且利于厘清萬達集團旗下公司的業務關系。
“間接控股,第一不便于對外投資,第二發債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第三資金方面可能會受到一些困擾。”協縱國際集團創始合伙人黃立沖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從資產安全的角度來看,王健林也不想把資產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黃立沖認為,直接控制有兩大好處,第一對外收購和發債限制減少,第二可為萬達優質資產(萬達文旅和萬達酒管)建立防火墻。
據了解,王健林的新控股公司注冊于海外,且與萬達國內各公司間均無股權交集。
契科夫說,在影片開頭墻上掛著的槍,到后面一定要發揮作用。
“掛在墻上的槍”出現在今年8月。
萬達酒店發展以63億元收購萬達文旅全部股權,以7.5億元收購萬達酒管全部股權。同時,萬達酒店發展將向萬達商業出售目前持有的四個海外發展項目的部分持股。
這筆買賣同樣不涉及第三方,是萬達內部資源的一次騰挪。
在黃立沖看來,兩次資本運作目的都是為了保障安全以及分離風險,從而將剩下的資產組合起來進行資本運作。
壓力下的主動
兩次資產騰挪都與那一筆著名的“世紀交易”有關。
今年7月,萬達以199億元出售77家城市酒店予富力,以438億元轉讓13個文旅項目91%股權予融創。出售與轉讓之后,萬達文旅和萬達酒管剩下的只有品牌與運營。萬達將此舉叫做“輕資產化”。
隨后,萬達將“輕資產化”了的萬達文旅和萬達酒管注入萬達酒店發展。彼時,業內人士認為,萬達文旅和萬達酒管都是不錯的資產,對提升萬達酒店發展市值是利好消息。
果然,公告第2日,萬達酒店發展開盤大漲,漲幅一度超過30%。
同樣,王健林12月的內部資源整合,資本市場也給出正面反應。12月4日,萬達酒店發展午后股價升幅擴大,漲幅一度超過16%。
在黃立沖看來,這是市場憧憬王健林集中優質資產進行運作的表現,同時,資本市場的表現也要看供求關系。
“控股本身是手段,實際是為了確保既有產業能夠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尤其是酒店產業和文旅產業。”嚴躍進說。
王健林的說法更為直接,他說:“目前,中國能靠商業中心和文化旅游品牌管理實現規模利潤恐怕只有萬達。”
今年7月。王健林在出售資產時即表示,不僅萬達商業已走上“輕資產”品牌經營,萬達文化旅游也走上“輕資產”品牌經營之路。
萬達的“輕資產”不僅僅集中在國內。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萬達正在計劃以50億美元出售若干海外資產,包括倫敦、洛杉磯、芝加哥、悉尼及黃金海外的物業項目。
雖然萬達酒店發展在隨后的公告中稱這一消息并不屬實,但澄清公告寫得有些曖昧。原文稱“第三方不時就本公司物業項目與本公司接洽,而本公司不時回應其對物業項目的興趣。”
其中的“不時回應”,無法不讓人產生聯想。
無論未來的萬達將走向哪里,對王健林來說,當下都是艱難時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