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的銷量比去年增長了20%,不過11月和12月本來就是傳統的旺季。”一位酒仙網的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雙十二”剛剛結束,酒類垂直電商在盤點其階段性業績增長的同時,也在為2017年最后的“旺季”加班加點。
隨著新零售風口的到來,他們似乎在漫長的寒冬中看到了希望。
普遍虧損
近兩年,酒類垂直電商一直在經受凜冬的考驗。
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1919”)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1919實現營收17.05億元,同比增長52.55%,凈利潤-0.15億元,同比減虧幅度達63.97%。
酒仙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酒仙網”)在最近一個報告期也就是2016年上半年內,營收為12.07億元,凈利潤虧損7155.48萬元。今年5月,“因公司經營戰略發展需要及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戰略發展規劃”,酒仙網在新三板停止掛牌。酒仙網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未來將尋求主板IPO,目前正在做相關準備。
而除了行業內市占率最高的上述兩家外,新三板掛牌的酒便利、品尚匯和網酒網等三大酒類垂直電商在2016年業績全部虧損。
北京網酒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酒網”)在酒仙網退出新三板次月,也選擇了退市。近日,此前備受關注的通天酒業收購網酒網一事產生變數,通天酒業正式對外宣布收購計劃折戧。
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對記者表示,“幾家酒類電商長期沖規模、爭市場,虧損也很正常。”
一位1919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目前的虧損是“戰略性”的,“我們要先把規模做大,必然產生大量成本,這都是可接受并在預期內的。”
救命稻草
相較于后來興起的母嬰類垂直電商,酒類垂直電商的發展腳步稍顯落后。
一位長期從事PE/VC項目的投資人向記者坦言,因為酒類垂直電商無法形成社群效應。“酒類產品的受眾通常不會在一起興致勃勃的討論哪家酒性價比高、哪家味道更好,這就導致酒類消費其實是低頻消費,回購率和客戶粘性很難提升。”
而隨著新零售概念的引爆,酒類垂直電商似乎看到了新希望(7.460, -0.04, -0.53%),把之前不惜“戰略性虧損”搶占的市場和線下結合,成了它們當前的重要目標。
“不僅是電商,很多酒企也在做新零售,新零售不僅讓流通領域發生變化,還促進了廠商關系的重構,讓品牌更加貼近消費者。”呂咸遜表示。而且,酒類電商可能還比生產商更適合試水新零售。呂咸遜認為,生產商為單一品牌做新零售的嘗試,成本投入較大,不到一定規模很難盈利。
但是,布局新零售并非易事。前述投資人表示,線下連鎖經營將考驗電商線上引流、選擇加盟商與控制管理成本的能力,企業的持續性經營有潛在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