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6 10:56 | 來源:未知 | 作者: 劉宇輝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貨幣基金監管加碼貨幣ETF規模回落
一系列監管舉措正在給今年火熱的貨幣基金降溫,這一點率先在交易所上市的貨幣基金身上得到了體現。截至12月22日,在滬深兩市掛牌上市的31只貨幣ETF總份額為1545億份,較12月15日的1677億份減少132億份,單周降幅達7.86%,而在此前幾周貨幣ETF總體規模保持穩定。
進入12月以來,監管層對貨幣基金年底沖規模的監管動作頻頻,先是12月8日召開基金評價座談會,要求基金評價機構淡化貨幣基金規模,協會也不再公布包括貨幣基金規模的基金管理人排名。日前的監管會議提出了更細化的10余條監管要求,基金管理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擴大貨幣基金規模,并防控歲末年初流動性風險。
一系列監管舉措正在給今年火熱的貨幣基金降溫,這一點率先在交易所上市的貨幣基金身上得到了體現。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2月22日,在滬深兩市掛牌上市的31只貨幣ETF總份額為1545億份,較12月15日的1677億份減少132億份,單周降幅達7.86%,而在此前幾周貨幣ETF總體規模保持穩定。
從單只產品規模變化看,除了少數幾只出現凈申購外,其余幾乎都呈現資金凈流出態勢,特別是規模最大的4只貨幣ETF份額全部縮水,規模最大的華寶添益份額規模從12月15日的744億份縮水至12月22日的697億份,縮水47億份,降幅為6.32%;規模第二的銀華日利則從12月15日的392億份大幅下降到12月22日的338億份,縮水54億份,成為所有貨幣ETF中縮水規模最大的,縮水幅度達到13.78%;規模排名第三的建信添益上周份額減少31億份至173億份,降幅達到15.2%;南方基金旗下理財金H上周份額也縮水11億份,縮水幅度達到12.09%。
除了這四大貨幣ETF之外,華泰天金、華夏快線等產品也分別有6億份和5億份的凈贖回,由于這兩只基金總規模不大,使得其上周份額縮水比例分別達到40%和26%。
相比上述主要貨幣ETF的顯著資金凈流出態勢,個別基金規模出現增長,其中,富國貨幣規模增長最為顯著,從12月15日的34億份大增至上周五的55億份,單周增加21億份,增幅達61.76%;大成基金旗下交易貨幣和華安基金旗下貨幣ETF上周也都增加了5億份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是加強對貨幣基金沖規模監管的第一周,從場內貨幣ETF總體規模變化看,過往那種臨近季末、半年末和年底使用各種刺激措施促進規模增長的情況沒有再出現。
根據監管要求,貨幣基金規模超風險準備金200倍的公司嚴禁沖規模,沖規模的把控標準在于實質結果導致存量大幅增加,規模控制要從嚴掌控,一旦發現就要嚴懲。而且,基金管理人不得通過任何宣傳(包括微信、朋友圈等)來擴大貨幣基金規模,若違反規定,監管機構將采取嚴厲措施,包括按照同期未分配利潤的一定比例補足風險準備金,并會對高管問責。
針對普遍存在的基金公司年度考核規模的情況,監管要求,“禁止貨幣市場基金按規模排名,并向管理層和董事會傳達規模不應當作為考核的主要指標,設置科學考核體系,降低基金規模的權重”。
在12月8日召開的公募基金評價業務座談會上,協會要求基金評價機構應進一步弱化對公司管理規模的關注,不再公布包含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排名數據,轉而建立更為科學、全面、合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投資者及相關方更為理性、客觀地看待規模排名,突出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對于財富增長的重要作用。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