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05/20180105095822828.jpg)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中毅達(5.730, 0.12, 2.14%)下發一份涉及三方責任人的紀律處分決定,就其自2016年4月份以來“隱匿式”易主、年報錯誤頻出等違規行為給予紀律處分,中毅達原實際控制人何曉陽、深圳乾源及其第一大股東李瑩等受讓方均被公開譴責,時任公司董事被通報批評。這是監管機構發現上市公司控制權被不當利用后及時出手的最新監管案例。
這則案例也引起了筆者的關注。筆者認為,證監會全面加強市場監管的思路正落實在資本市場的各個方面,2018年,滬深交易所“刨根問底”式一線監管的常態化將成為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的一大利器。
證券交易所作為市場的組織者、運營者和自律監管者,處在資本市場監管體系的第一線,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國際上看,交易所天然具有監管的職能,并普遍為法律所確認。交易所不管組織形態如何變遷,始終扮演著監管的角色。這不僅成為國際共識,而且形成了豐富的實踐。
從中國的實踐看,2016年以來,滬深交易所的工作重心實現了向一線監管轉移,探索建立了“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實施“刨根問底”式的監管,市場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生態發生積極變化。
種種跡象顯示,來自滬深交易所的一線監管正在全面加強。數據顯示,2017年上交所共實施紀律處分90件,同比增長近30%,采取監管措施4942次,共涉及5373個市場主體,處分數量和力度均有顯著提升。從紀律處分實施情況來看,針對的違規行為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證券異常交易監管以及債券市場監管三大領域,重點加強了對概念股嚴重投機炒作、忽悠式重組、濫用停復牌等市場頑疾的監管,嚴肅懲治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隱瞞控制權變化、損害公司和投資者利益、破壞證券市場秩序等惡性違規事件。
深交所也表示,要精準發力,提升市場交易行為監管針對性。密切監控各類異常交易行為,不斷加大實時盯盤、電話警示等一線監管措施力度,精準鎖定異常交易賬戶,嚴格執行遞進式監管措施。采取電話警示、書面警示、盤中限制交易、約見談話和盤后限制交易等監管措施的次數。
與此同時,2018年1月1日,修訂后的《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辦法》主要從完善證券交易所內部治理結構和促進證券交易所進一步履行一線監管職責兩方面予以修改完善。這次修訂也更有利于交易所回歸本位,切實發揮好對證券交易活動組織、監督、管理和服務的功能, 更有利于防范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筆者認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面臨的新情況與新挑戰日趨增多,對交易所一線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交易所不僅僅是一個交易平臺,更擔負著監管者的重任。因此,進一步強化一線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不僅是對投資者權益的有效保護,也將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長遠發展。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