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7年,上證指數在3300點左右徘徊,但熱點輪換過快,使得賺錢難度加大。號外財經發現,業內第一家成立的基金公司國泰基金整體業績表現搶眼,憑借過硬的投研展現出過人的賺錢能力,為20年來始終信任相伴的持有人獻上一份厚禮。
隨著2017年行情收官,公募基金全年的戰果如何也備受關注。就主動管理的股票類單只基金而言,2017年4只基金收益率超過60%,最高為67.9%,這4只基金來自東證資管、易方達、國泰三家基金公司。就主動管理的股票類整體業績而言,基金業績前10的產品數量上,東證資管和國泰領先同行。兩家公司,一家是成立于2014年的公募基金后起之秀,另一家則是已經成立近20年的老牌公司,頗具行業代表意義。
以國泰基金為例,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股票投資平均收益率高達30%,旗下國泰互聯網+獲2017年、過去2年同類業績冠軍;國泰估值優勢榮獲最近3年同類業績冠軍,國泰成長優選、國泰中小盤分別獲得第3名、第4名;國泰金龍行業榮獲最近3年同類業績冠軍;國泰新經濟榮獲最近1年、2年、3年同類業績冠軍。
4只主動權益型基金7頻次躋身相關業績榜單TOP1,加上年收益57.9%的國泰食品飲料指數基金等量化及QDII基金產品,公司旗下有24只基金年度漲幅超20%,國泰基金20年可謂迎燦爛芳華!
從今年7月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工作需要回歸本源”、“金融要把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始,服務實體經濟已成為金融工作的宗旨,金融監管則不斷規范市場,包括推行去除貨幣基金排名等一系列舉措和政策引導,改變了行業競爭格局,對于一向注重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國泰基金而言,無疑將更具有競爭優勢。
按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的定義,國泰基金的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公司積淀近20年的良好投資管理能力和豐富的產品線上,傳承優秀基因的投研團隊和迭代創新的豐富產品體系可以滿足不同市場環境下投資者追求穩健回報的需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包括國泰基金在內公募基金行業更需要不忘初心,以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發展普惠金融為目標。邁進2018年,國泰基金迎來第20個發展年頭,旗下權益產品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足能喜弱冠般迎燦爛芳華。
隨著監管加強、賽道變換、多元混合的市場環境,也讓國泰基金對未來的發展路徑展開了新的探索。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