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09:4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投資者對指數化投資的認識程度提升,預示著我國指數基金正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指數化投資新時代即將來臨。
原標題:中基協副會長鄭富仕:四大著力點把握指數化投資機遇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鄭富仕昨日在第十四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指數化投資規模迅速增長,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指數化投資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投資者對指數化投資的認識程度提升,預示著我國指數基金正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指數化投資新時代即將來臨。
2004年底至2019年底,指數型基金規模從276億元增至近1.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9%。規模增長的同時,指數型基金種類日益豐富,權益、債券和商品等大類資產及細分行業和主題均出現對應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在鄭富仕看來,雖然我國指數化投資取得長足進展,但與成熟市場相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隨著市場有效性不斷提高,獲取主動投資收益的難度將越來越大,未來對低成本的被動投資產品需求預計將進一步增大。此外,當前政策上多措并舉推進長期資金持續入市,探索改革銷售模式,實行公募基金頭部試點,為指數化投資創造難得的發展機遇。
鄭富仕認為,指數基金在服務居民理財、助力實體經濟、引入長期資金、促進資本市場開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指數基金費用低廉、規則透明、風格穩定、投資分散,為各類投資者參與特定市場、行業、板塊或策略提供了公平的投資機會;二是指數基金是公募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國企改革、民企發展、區域協調、科技創新、ESG投資等主題指數產品相繼發行;三是指數基金是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載體,社保、年金、保險資金等長期投資者均是各類ETF的重要持有人;四是指數化投資已成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橋梁,跨境指數產品是國內外投資者跨市場投資的便利工具。
鄭富仕建議,行業機構要抓住指數化投資大發展的機遇,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專業,練好內功:第一,做好指數化產品的設計規劃,深入研究市場及投資者需求,根據自身戰略定位和投資優勢,開展指數型產品研發,不以追求市場熱點為目的,盲目發行指數產品;第二,堅決守好風險底線,維護投資運營系統的安全運作,避免風險事件發生,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第三,完善人才梯隊架構,加強從業人員道德文化建設,打造敬業、踏實、專注的投研隊伍,提升指數化投資的專業性;第四,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幫助其建立指數產品的正確認知,進一步培養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