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各大指數均小幅上漲,幅度大致相當。其中上證綜指實現六連陽,周五最高點突破3400點,上證綜指、萬得全A、中小板以及滬深300的表現分別為+1.31%,+1.27%,+1.10%以及1.27%。周內4個交易日,申萬行業均錄得上漲,其中房地產及建材領漲,傳媒及汽車表現墊底。家電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食品飲料低開高走,漲幅均居前列;金融表現平穩,銀行震蕩上揚,非銀周初大幅拉升后回落;大宗煤炭鋼鐵周初接連跳漲,周末小幅回調,有色相對漲幅動力較弱。本周受油價暴漲及地產調控邊際寬松影響,石油、地產等周期股表現亮眼。
1月6日銀監會網站發布《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信號意義更大,表明監管方未來將對非標嚴格收緊。此次辦法主要影響包括:1)資金來源控制成關鍵。辦法禁止了委貸的五個可能資金來源,這五條如果嚴格執行,將堵死銀行、各類資管計劃利用委貸作為通道放貸的可能。2)資金用途受控制。即使有規避手法,資金使用方面也受到了巨大限制。3)目前信托貸款仍是替代手段。委貸受監管后,各類資管計劃仍可使用信托貸款為通道進行債權性投資,部分因為不能用信托通道而走委貸的業務可能會受到影響。4)對銀行盈利影響很小。委貸費率一般只按萬分之幾象征性收取,委貸中非標通道業務的去化,對商業銀行業全年1.7萬億的利潤影響不大。
宏觀數據“真空期”,流動性關注度上行,跨年資金面邊際改善,疊加臨時準備金+定向降準政策,顯示政策面亦呵護市場流動性平穩,市場迎來上漲。短期相對樂觀,但中長期保持樂謹慎:1)宏觀經濟較弱(財政支出平均化,年初開工效應較以往弱化)將在Q2公布時得以確認;2)Q1迎通脹高點,流動性改善預期將不斷下休;3)資管新規預計Q1落地(緩沖期1.5年,盡早實施預留緩沖空間),引發市場擔憂。由此,我們建議金融+制造打底倉,周期(底庫存+需求+環保)和消費(旺季+通脹漲價)均有交易性機會,其二暫時“離場”的絕對收益型資金返場;其三趨嚴的金融監管在執行上有彈性。看多地產(調控邊際改善+銷量回升下的估值修復),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補貼落地)和5G(第三階段規范落地)。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