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監會官網披露,1月3日,監管層批復萬家中證創業成長指數(1466.930, 0.00, 0.00%)(1466.9300, 0.21, 0.01%)分級證券投資基金變更注冊為萬家新機遇價值驅動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另據證監會1月8日發布的《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顯示,工銀瑞信睿智深證100指數(5983.244, 0.00, 0.00%)分級基金正在申請變更為工銀瑞信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指數基金(LOF),證監會已于去年12月26日受理此轉型申請。
事實上,受監管新規影響,存量分級基金正在不斷萎縮。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存量分級基金達147只,規模達1387.46億元;而在2017年初,147只分級基金的總規模為2259.81億元,全年規模下降872.35億元。
同時,迷你分級基金越來越多,轉型步伐一直沒有停止。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7年轉型的分級基金達13只。同時,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16只分級基金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2018年,迷你分級基金轉型或將加速。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二十條提及公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規模較大的分級基金而言,轉型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而迷你分級基金則可考慮清盤。2018年,或將有更多的分級基金退出歷史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分級基金呈現出少數幾家龍頭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格局,其中以富國基金、鵬華基金和申萬菱信基金三家公司管理的規模最大。截至去年底,這三家公司管理的分級基金規模共計693.02億元,占比達49.52%。
具體到公司來看,截至去年底,富國基金旗下10只分級基金規模達381.82億元;鵬華基金旗下18只分級基金規模為188.94億元;申萬菱信基金旗下8只分級基金規模為121.26億元。
三家分級基金龍頭的管理規模均在新規實施后大幅下降,Wind統計數據顯示,去年5月1日分級基金新規實施后的7個月內,富國基金縮水了156.8億元,鵬華基金縮水了168.5億元,申萬菱信基金縮水了72.0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16只“迷你”分級基金中,鵬華基金、申萬菱信各有一只分級基金的規模在5000萬以下,分別是鵬華新絲路及申萬菱信傳媒行業。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