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盤)市明確各商業銀行要堅決落實中央關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總體要求,繼續從嚴控制個人購房貸款增量。
北京房地產市場是熱點城市市場的一個縮影,各個城市的情況雖不盡相同,但房地產調控必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央行北京營業管理部公布的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北京市貨幣信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北京房地產貸款增速繼續回落,延續了2017年年初以來樓市信貸低位運行走勢。
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歷來備受關注,一度被視為熱點城市市場的風向標。回顧2017年的全國樓市,北京房地產調控措施之嚴令人印象深刻。從2017年3月份開始,北京市連續出臺了18項調控政策,推動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2017年北京樓市調控的重中之重。
北京市出臺的調控政策中,明確各商業銀行要堅決落實中央關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總體要求,繼續從嚴控制個人購房貸款增量。
在信貸額度限制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逐步減弱房貸折扣、提高房貸利率就成為銀行的必然選擇,許多銀行首套房貸款基準利率出現上浮。有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份,北京地區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7%,相當于基準利率上浮7.6%。基準利率的上浮增加了購房者的月供成本。
在多種措施的調控作用下,2017年北京樓市成交量明顯下降,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介紹,2017年北京市二手房住宅簽約136237套,與2016年全年的272431套相比,跌幅達到了50%。全年包括住宅在內的所有商品房合計簽約2800億元,較之2016年跌幅高達45%。
過去幾年,北京市房價出現過快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供給不足。隨著北京土地供應量增大,特別是供應指標的完成,其正面效應將會逐步顯現。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的消息顯示,2017年全市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達到721公頃,供應計劃完成率111%,其中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量達到207公頃,完成率104%,實現住宅用地供應總量及結構的“雙完成”。
進入2018年,預計北京樓市仍將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嚴厲的調控措施預計也將延續。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表示,將保持對市場的密切跟蹤,深入評估已有政策執行效果,做好政策儲備。
北京房地產市場是熱點城市市場的一個縮影,各個城市的情況雖不盡相同,但房地產調控必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認為,“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存在依賴,土地出讓收入成為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居民買房用來資產保值**的需求仍在,銀行向房地產加杠桿的動力仍然強勁”。因此,有關專家建議,不能因為調控剛有一些成效就想松口氣歇歇腳,要切實執行已有政策,做好政策儲備,加快構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