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2017年成績單披露日期的臨近,新一輪的年報大幕逐漸拉開。不過,投資者在關注業績浪的同時,也要注意暗藏地雷的風險。
近七成公司業績預喜
根據深滬交易所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1月將有11家公司率先披露2017年年報,2月、3月、4月披露年報的公司分別為84家、1158家、2209家。其中,深滬兩市最早公布年報的公司是創業板的農尚環境,其年報預約披露日期是1月19日,杭電股份也將于1月23日公布年報,成為滬市最先披露年報的公司。
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1351家上市公司對全年業績進行了預告,其中有1128家預告了凈利潤區間,從預告凈利潤下限來看,僅有44家預計虧損,約占總數的4%。從預告類型來看,預增和預盈的達到792家,約占總數的65%,業績預降、預虧、減虧和預警的公司有308家,約占23%。
易成新能暫居“虧損王”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從預告2017年凈利潤下限來看, 21股最大虧損在億元以上。易成新能、人人樂、納思達、武漢凡谷和貝因美5股位居預虧榜前五,最大虧損均在5億元以上,其年報預約披露日期均在4月下旬。
易成新能預計2017年全年最大虧損10.4億元,目前暫居A股的“虧損王”,去年同期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055.72萬元。虧損原因為晶硅片切割技術更迭,公司第一大主營業務晶硅片切割刃料量價齊跌,為順應行業變化,易成新能不得不關停旗下部分晶硅片切割刃料生產及加工業務公司。
另一個虧損大戶人人樂預計2017年虧損5億元至6億元,去年同期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048.06萬元。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人人樂表示,一是公司計劃根據實際情況審慎關閉、處置部分租賃合約即將到期、長期虧損且經過調整后業績仍改善無望的門店,將會造成關店損失;二是去年三季度擬新增新業態門店數量較多,預計開店成本將增大。
8股全年凈利潤
預降幅度超10倍
數據寶統計顯示,從預告2017年凈利潤變動中值來看,滬深兩市有38股年度凈利潤預降超100%,其中易成新能、中原特鋼、三變科技等8股全年凈利潤預降幅度超過10倍。中航三鑫預計2017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051%,其年報預約披露日期相對較早,在3月15日。
易成新能除了有“虧損王”的頭銜以外,還是業績“下滑王”,其預計全年凈利潤下滑超50倍。緊隨其后的是中原特鋼,預計2017年虧損1.8億元至2億元,全年業績下滑超37倍。
一批績差股或遭遇ST
相對于業績大幅虧損和大幅下滑的個股,被ST個股的命運會更凄慘。根據以往的經驗,披星戴帽的地雷一旦引爆,個股甚至會出現連續跌停的情形。
剔除ST股和創業板個股后,2016年業績虧損且2017年三季度業績依然虧損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有39只,進一步剔除年度業績預盈的個股后,剩余的31股具有較大可能性被ST(右圖截取26股)。其中,大唐電信、武漢凡谷、中國船舶、煉石有色、海泰發展、哈空調、西藏旅游、貝因美8股年報預告依然虧損,2018年戴帽的可能性更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