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新華基金公告稱,旗下產品——新華華榮混合在1月8日遭遇巨額贖回,基金份額凈贖回申請超過前一開放日基金總份額的10%。
根據合同規定,在當日接受贖回比例不低于上一開放日基金總份額10%的前提下,新華基金對其中9749483.95份基金份額于2018年1月9日予以確認,確認的基金份額凈值是0.9852元,剩余部分延緩于下一個工作日確認,或根據基金份額持有人要求,撤銷剩余部分的贖回申請。
新華華榮混合成立于2017年7月25日,首募規模3.46億元,有效認購總戶數244戶。2017三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該基金規模已下降至1.54億份,至2017年底,進一步下降至1.38億份。
截至昨日,該基金的單位凈值為0.9955元,成立以來虧損0.45%。
新華華榮混合由張永超、崔建波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兩位目前均管理著新華基金旗下的8只產品,且均為混合型基金,前者管理總規模為11.62億元,后者為29.67億元。
新華基金工作人員向藍鯨財經表示:“這只基金本來規模就不大,此次大額贖回也是機構資金的撤離。”對于機構為何撤回資金,該工作人員表示不便透露。
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冊資本2.175億元,目前旗下共有45只基金,基金資產規模合計440.24億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5位。新華基金由恒泰證券、新華信托、杭州永原網絡科技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8.62%、35.31%、6.07%。
除新華華榮混合外,此前市場上也陸續有其他基金遭遇巨額贖回。藍鯨財經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包括中歐、華安、南方、東方、工銀、鵬華在內的多家公募,旗下均有基金產品遭遇大額贖回,產品也涵蓋債基、混基、股基等多種類型。
藍鯨財經了解到,機構委外資金撤離、持有人看衰基金后市表現、基金前期收益不佳等均可能成為基金遭遇大額贖回的原因。
為了減少大額贖回帶來基金凈值異常的影響,基金公司往往會提高基金凈值精度,來保護剩余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