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09:24 | 來源:未知 | 作者: 陳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年伊始,老牌私募星石投資董事長江暉在給投資人的一封信中依舊看好A股,重點看好價值成長股,那些真正專注、持續成長的好企業
基金公司近期紛紛推出年度策略報告,消費升級、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被機構普遍看好,或成為貫穿2018年全年的三大主流投資方向。
方向明確,路徑清晰,是不是2018年將成為投資者的豐收年?未必如此。多家機構認為,今年賺錢的難度更大。嘉實基金副總經理邵健在年度投資策略會上稱:“2018年還是會有值得作為的市場環境,當然會比去年更有挑戰性。只有在空間最大的行業中選出最優質、動態估值低的企業,才能夠給我們以最好的回報和安全邊際。”
擁抱結構性慢牛行情
開年長達兩周的上漲,事先并非毫無征兆。
早在2017年12月,一批基金公司就提早發布了對2018年市場的觀點。華夏基金投資總監陽琨認為,2018年結構性市場的特征仍會延續,但可能出現一定擴散。在大類資產配置層面股票的投資機遇大于商品和債券。長盛基金表示,比較固收和權益兩大市場,資金更易向權益市場傾斜。前海開源經濟學家楊德龍直言,2018年投資機會更豐富。基金公司的樂觀情緒加上2017年底的調整,使得市場這波“開門紅”分外亮眼。
新年伊始,老牌私募星石投資董事長江暉在給投資人的一封信中依舊看好A股,重點看好價值成長股,那些真正專注、持續成長的好企業。
公募私募如此一致地看好市場,在過去幾年中并不多見。在機構看來,宏觀和微觀層面都出現了一系列積極信號,推動市場真實可持續上漲。嘉實基金表示,2018年權益市場主要受到幾個方面的支撐。宏觀經濟方面,制造業企穩回升,消費穩定,通脹溫和抬升,這樣的態勢對于企業盈利的獲取和資本市場的投資都比較有利,短期有利,長期更加樂觀。
新華基金表示,2018年供給側改革將持續深化,投資對GDP的貢獻將進一步降低,但在內需穩健、上市公司業績穩定、外需改善的背景下,經濟韌性仍在,A股將大概率呈現結構性慢牛行情。
以“有質量增長”為投資前提
多數機構認為,以“有質量增長”為前提,與之相關的消費升級、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板塊仍將是2018年的主流投資方向。
消費升級被機構一致看好。嘉實基金表示,消費一直是經濟中的積極因素,在經濟體系中起到主導性的支撐作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受益于人口代際變化對于消費的正面影響和驅動。此外,消費越來越趨向于品牌化和品質化,代表著中國大部分的品牌企業的上市公司更加受益。
銀華基金認為,2018年食品飲料行業個股投資邏輯沒有變化,雖然部分投資標的的股價經歷了較長時間和較大幅度的上漲,但是大多數優勢品種的估值水平沒有泡沫,當然也要密切關注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變化和估值水平變化。
新華基金看好消費升級中的白酒、家電和醫藥板塊。新華基金投資總監崔建波表示,消費升級和品牌提升是個長期過程,而且是恒定的,2018年開年之后家電和白酒的漲幅排在前三名,說明投資邏輯還在延續。醫藥企業受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影響最為顯著,在行業政策的催化之下,企業數量一兩年內將快速減少,只有龍頭企業、大型企業才有實力進行持續投入,才能得到保持持續增長的動力。
高端制造方面,廣發基金看好先進制造業中有技術或者資源壁壘的細分行業龍頭,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未來政策推動力會進一步增強;二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培育出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邵健認為,成熟的產業集群和廣大的市場將進一步驅動中國制造業快速增長,豐富的工程師紅利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快速升級和增長的積極因素。“在電子、半導體、IT、新材料等領域,我們看到全球的一些頂尖的人才在大量往中國回流,這些實際上是中國制造業繼續保持升級和快速增長的因素。”
銀華基金表示,近幾年制造業一直是重要的投資方向。細分行業來看,在工程機械板塊存在相當的預期差和較明顯的投資機會,各細分專用設備制造也值得深入挖掘。
科技創新的吸引力在快速升溫。邵健表示,目前,全球前十大科技市值公司中已經有兩家中國公司。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國科技公司躍入全球各個領域的前列。在繼互聯網之后,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醫療保健和新材料領域將會誕生一些世界級的公司。
分化格局仍舊持續
那么,2018年能“躺著掙錢”?多位去年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表示,對于市場大方向看得很清楚,但是要取得去年那樣的業績難度不小。“投資分兩步,怎么看和怎么做。能夠看準并做好,知行合一就是好的投資,但這并不容易實現。”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該基金經理表示,去年上漲的標的基本上以市值排行來呈現,市值越大的個股漲幅越大。經過去年一年的上漲,藍籌白馬已經相對估值合理,部分業績增長不能跟上的將被資金拋棄,“一九行情”將出現部分轉移或小幅擴散,需要自下而上深挖個股,對企業的價值作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我覺得對于2018年的投資不能掉以輕心。在我們看來,2018年的投資比2017年更有挑戰性,因為2018年的市場有可能更加分化。2017年可能只需要選擇以大盤藍籌為代表的一些低估值企業就會獲得高回報,但是到了2018年,可能除了成長股分化之外,藍籌股也會出現高度分化。這對于投資者的投資,甚至對專業投資人的投資也會形成巨大的挑戰。”邵健補充道。
銀華基金副總經理王華表示,2018年的市場收益率大概率低于2017年。
一位知名基金投資總監表示,2017年投資脈絡比較清晰,就是價值重估。行業龍頭公司處于極度低估的水平,通過比價很容易顯現優勢。“接下來我們要找還沒有重估的核心資產、優質資產,而且要優中選優。所以,2018年的投資說難也難,說易也易,業績增速將使一批好公司估值降下來,從中尋找性價比高的優質標的就能有不錯的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