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沒有愛情”,說這句話的時候,360董事長周鴻祎的心里顯然不太痛快,那時候是2015年的8月,360剛剛與酷派旗下的電商品牌達成入股合作,但沒過多久,樂視卻成功入股酷派集團,成為了酷派的第二大股東。
所謂的“愛情見證”被資本游戲撕得粉碎,當外界問起周鴻祎怎么看“一女二嫁”時,他干脆表示,自己只想做好手機,“誰可以幫我我就對誰好,誰妨礙我做我就干誰”。
但外界還沒有等到三方在手機上一決勝負,如今的樂視已經走向了崩盤,而酷派元氣大傷后,“撇清”與樂視之間的關系,也成為酷派當下接盤者最希望完成的事情。在近日酷派的公告中,樂視系的劉弘由目前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的職位被調任為非執行董事;公司秘書由梁兆基接任;同時梁兆基、梁銳和林霆峰被委任為執行董事,吳偉雄獲任非執行董事。
劉弘卸任董事會主席僅留任非執行董事,意味著樂視系基本撤離酷派董事會。再加上此前不斷出清的樂視股權,兩年多時間,酷派與樂視這位“新歡”之間的“舊情”也算是一點都不剩了。
現實總比故事更加令人意想不到,誰還能想起兩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追夢者,現如今已經成為了這場“資本賭局”的最大輸家。
猶記得當時樂視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后,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放出豪言, 2年內,樂視+酷派要賣出1億部,當時不少線下手機店的加盟商家都還在相信樂視的“生態化反”故事,供應商們也在期待樂視成為第二個小米,甚至連華為這樣的公司,內部也不得不警惕資本助力下的樂視系。
當賈躍亭公開“炮轟”蘋果、三星、華為“搏傻”時,華為輪值CEO隔空回擊“昨天SpacX回收火箭成功,今天樂視開始大放厥詞。真正的創新靠的是科技,不是嘩眾取寵的商業模式。免費的,可能是最貴的。”雙方的隔空喊話,在今天看來有些諷刺。
當然,樂視并不是唯一的輸家,作為一家25歲的老牌手機廠商,酷派接受樂視入股后,甚至放出了5年內銷量過億并重回手機行業第一的目標。可如今,一個過去流水在幾百億的手機企業,市值已變成僅有幾十億港元。
是什么導致了酷派如今的局面?也許從一開始,在互聯網熱與資本熱面前,酷派創始人郭德英接受來自資本的“擁抱”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分豬肉”式的改革對于酷派來說,每一次都是被掏空的過程。
但也許這不能怪某個管理者。當時的市場環境對于傳統手機廠商來說并不好過。2014年,小米的大熱以及互聯網思維的沖擊,讓老老實實做手機的人賺不到錢,但新進入者憑著風口論卻能獲得資本追捧。
時任酷派集團副總裁李旺當時告訴筆者,不破不立,酷派也要用互聯網思維變革自己。也許是決心過大,也許是目標太高,酷派以顛覆者的心態沖進了電商領域,并且有了新的合作伙伴360,之后又有了與樂視的合作。
在競爭激烈的手機江湖中,酷派希望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讓自己更快地在“洗牌”中找到出口,不再死守低薄的做手機利潤,但在與360合作前,卻沒有理清雙方的利益關系。雖然說周鴻祎的步步緊逼才有了酷派后面的“移情別戀”,但這時候,酷派的命運已經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許老周應該慶幸360并沒有被置身于這場樂視“漩渦”中,目前來看,無論是手機渠道商還是合作伙伴抑或是供應鏈廠商,樂視所引發的行業地震仍在繼續,“被一個樂視坑慘了,別被第二個樂視給再坑一次”,這種焦躁與恐懼的情緒在智能手機增量天花板越發明顯的今天仍然在被無限放大、繼續蔓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