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大成績是讓中國的資本市場從僅僅服務大型企業,向同時服務中小型、創新型企業擴展
目前新三板流動性不足的缺點凸顯,而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弱,導致做市商制度發育不良,協議轉讓又因交易不透明而飽受詬病
2013年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在北京揭牌。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決定將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容至全國,新三板成為繼滬深交易所后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成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與總市值分別為11630家和4.94萬億元,分別是市場初建時的33倍和90倍;行業覆蓋從初期的12個行業大類發展至覆蓋全部89個行業大類;全國地級市覆蓋率超過了90%。
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創業過程中尚未盈利的中小企業因為缺少資產抵押,缺乏融資渠道。新三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制度正在改變這一狀況。掛牌新三板以后,創新創業企業包括尚未盈利的企業也可以通過股權直接融資。5年來,中小微企業融資占71%,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占66%,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占37%;有1109家尚未盈利的企業通過新三板實現了股票融資,占融資企業家數的20%以上。
5年來,新三板形成多元化直接融資體系,暢通民間投資渠道。掛牌企業獲得了股票合法公開轉讓渠道,提高了金融服務獲取能力,改善了融資條件。
從2013年的10.02億元到2017年的1336.25億元,普通股股票融資金額劃出漂亮的上揚曲線。5年來,共有5540家掛牌公司完成8620次股票發行,共實現普通股融資4087.42億元。
更重要的是,新三板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拓寬了早期投資退出渠道,豐富了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鏈條。目前風險投資基金(VC)、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持股的掛牌公司數量占比超過60%。據清科統計,2016年以來大多數VC/PE投資的項目通過新三板退出。
東北證券(9.230, 0.03, 0.33%)股轉業務總監張可亮認為,新三板最大成績是讓中國的資本市場從僅僅服務大型企業,向同時服務中小型、創新型企業擴展。新三板成為解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平衡問題上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國金融體系從間接融資獨大向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平衡發展的突破口。
新三板彌補了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體系的缺失,增強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國家戰略的能力。掛牌企業按照公眾公司的要求,逐步規范會計信息、健全公司治理、提高運作透明度。2013年掛牌公司平均股東人數僅為22人,僅有2家掛牌公司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目前,掛牌公司平均股東人數為39人,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掛牌公司有401家。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降低了銀行審貸和監督成本,已有5800余家掛牌公司通過銀行推出的專項金融產品,獲得貸款逾5000億元。
在并購方面,截至2017年末,掛牌公司累計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和收購1002次,交易總額1526億元,其中七成以上屬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進行產業整合或傳統制造業公司謀求轉型升級。上市公司收購掛牌公司日益頻繁。
不過,目前新三板仍然存在流動性不足的缺點,而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弱導致做市商制度發育不良,協議轉讓又因交易不透明而飽受詬病。
2017年12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新制定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標志著深化新三板改革邁出關鍵步伐。其中,改革交易制度,引入集合競價,把價格的公允性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時推出盤后大宗交易。這些改革將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為持續改善流動性奠定基礎,也為再分層推出精選層,以及由集合競價升級為連續競價兩項改革留下想象空間。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