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資管再爆資管產品逾期,此次踩雷的是今年發生歷史五跌停的千山藥機(300216.SZ)。
近日,國盛證券子公司國盛資管發布重大事項公告稱,公司管理的一款資管計劃“國盛資管神鷹123號千山藥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以下簡稱“神鷹123資管計劃”)出現違約,借款方千山藥機本應于2018年1月12日前支付本期利息223.386萬元,但截至公告發布時,千山藥機仍未按照《信托貸款合同》中的約定履行付息義務,已構成貸款違約。
國盛資管方面表示,公司已將該重大事項告知本資管計劃委托人,同時已安排人員前往千山藥機現場協調,對事件后續處理情況予以持續跟蹤、關注,依法保護委托人權益。
接連兩款資管計劃踩雷奇葩上市公司
神鷹123資管計劃于2017年6月22日設立,國盛資管以管理人身份接受委托,將資管計劃資金投資于萬向信托設立的“萬向信托—紫鑫37號事務管理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資金全部用于向借款人千山藥機發放2筆信托貸款,共計1億元。該資管計劃由千山藥機實際控制人劉祥華及其配偶陳端華共同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并辦理強制執行公證,且信托資金采用專戶保管。
公開信息顯示,神鷹123資管計劃產品期限1.5年,半年付息一次,今年1月正好到了第一次付息時間。資管資金被指定用于向千山藥機發放貸款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主要用于定增項目前期投入。
《中國經營報》記者查閱千山藥機歷史公告發現,其在2017年6月試圖在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而這次定增計劃也就是此次千山藥機在1月22日宣布撤回的定增計劃。
其實,神鷹123資管計劃已經不是國盛資管旗下被爆出逾期的第一款資管產品,2017年12月國盛資管的另一款產品“國盛資管神鷹100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就因踩雷龍力生物(現“ST龍力(8.740, 0.00, 0.00%)”)而出現逾期。
兩款資管計劃資金同樣都是用于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而這兩家上市公司千山藥機和龍力生物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如今ST龍力已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千山藥機也受到證監會立案調查有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為何旗下資管產品頻頻踩雷問題重重的上市公司?目前對于逾期產品所做的保障委托人權益的措施有哪些?事件進展如何?記者聯系到國盛證券相關負責人,對方沒有正面回應。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萬向信托負責過“萬向信托—紫鑫37號事務管理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信托經理,對方表示,這款產品只是公司的一款通道產品,公司沒有主動管理義務,項目的前期盡調,后期合規風控都是國盛資管那邊操作的,我們只根據委托人指令進行貸款投放,收益分配。
1月11日,多家證券公司接到基金業協會通知,證監會對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參與貸款類業務作出了新規定,證券公司不得新增參與銀行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等貸款類業務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對多),且已參與上述貸款類業務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自然到期結束,不得展期。
此外,證監會還表示,對于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一對一)參與上述貸款類業務的,管理人應切實履行管理人職責,向上應穿透識別委托人的資金來源,確保資金來源為委托人自有資金,不存在委托人使用募集資金的情況;向下做好借款人的盡職調查、信用風險防范等工作,其他監管機構有相關要求的,也應從其規定。管理人應切實履行職責,做好風險處置工作,不得剛性兌付,同時應避免發生群體性事件。
千山藥機到期債務無法清償
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實際控制人股票全部被凍結,股價連續下挫,大股東質押股票跌破平倉線,資金鏈斷裂,各種債務到期無法清償。這種情況在脆弱的A股市場屢屢發生。
1月16日,千山藥機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千山藥機進行立案調查。 按照相關規定,千山藥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期間實際控制人不能進行股權轉讓,故劉祥華等8名實際控制人決定終止籌劃本次控股權轉讓事宜。
公開資料顯示,千山藥機主營“大健康”產業,主要從事制藥機械、醫療器械、包裝機械、醫藥包材、醫療器械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1月18日,股權轉讓終止之后,千山藥機被迫復牌,等待著它的是連續5個一字板跌停。股票的大跌也導致公司多名控股股東質押股票跌破平倉線,1月20日,1月24日,1月26日,公司分別三次發布股東質押股票跌破平倉線公告。
1月20日,千山藥機宣布終止公司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這也意味著籌劃了一年的定增計劃就此告吹,而這也是千山藥機第三次定增計劃再次宣告失敗。不同于之前的定增計劃,這次定增計劃募集的資金量比上一次定增預案減少了20億元,預計募集不超過20億元的資金,在2017年10月的時候也已經進入了申請文件二次反饋意見階段。進入2018年后,公司接連發生股東股權被凍結、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股票存在被實施暫停上市風險、大股東質押股票跌破平倉線、公司部分銀行賬號被凍結等問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定增計劃也只能撤回。
早在2014年8月,千山藥機就嘗試進行第一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但一年后,在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最終遭到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否決,未獲通過。當時其表示,公司進行此次非公開發行的目的,是因為近年來隨著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資本性支出較大,同時隨著各投資項目的陸續投產運營,流動資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提升公司資金實力,為投資項目的管理、運營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
第一次定增否決后的兩個月,千山藥機重新發起第二次定增計劃,這次千山藥機想通過定增募集資金不超過40億元,當時定增預案中表示,募集的資金擬用于千山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超導磁共振系統核心部件和智能電子血壓計佛山產業基地項目、千山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中心項目、償還銀行貸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但該定增計劃還是在2016年3月宣告終止。
三次定增未果,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多名股東所持股票遭輪番凍結,千山藥機目前的處境可謂岌岌可危。1月25日,千山藥機披露公司債務到期未償還情況,因內部資金周轉困難,致使部分到期債務未能清償。目前已公布的債務債權人包括兩名自然人熊斐偉和孔健賓,湖州市民間融資服務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中財拍賣行有限公司,共計逾期本金1.24億元。
并且,目前牽扯進千山藥機危機中的金融機構還不止國盛資管一家,此前湖南信托也被爆一款上市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湖南信托千山藥機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因融資方千山藥機內部資金流動性緊張,面臨兌付危機,目前危機還未解除。
記者查閱千山藥機2011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財務報告發現,千山藥機2011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3.42%、16.78%、28.14%、42.59%、63.31%、68.37%、70.72%,一路攀升。上會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張曉榮表示,一般會計上認為,負債率超過70%就是危險信號了,這家公司的負債率已經非常高了,公司高負債經營是非常困難也是非常危險的。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