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31/20180131092917578.jpg)
據相關媒體報道,早在1月26日,一些大行就暫停了對非銀機構的隔夜融出。到了29日,一些中小銀行也停止了對非銀的隔夜融出。
近日,有消息稱,以大中型銀行為主的一級交易商近期將限制對非銀機構融出隔夜資金,其他期限資金融出暫不受影響。
1月30日,一位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證實,目前該行確實不融出非銀機構隔夜資金了。此外,此輪限制操作將持續多久尚未可知。
據相關媒體報道,早在1月26日,一些大行就暫停了對非銀機構的隔夜融出。到了29日,一些中小銀行也停止了對非銀的隔夜融出。
就在不久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正式實施,加上年前建立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央行一直在向銀行體系投放流動性。今日,上海銀行(15.940, -0.03, -0.19%)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報2.5540%,下行1.2個BP。自本月中旬以來,隔夜利率總體呈下行態勢。市場資金面持續寬松,隔夜資金也較為充足。
那么,銀行為何在此時收緊對非銀機構隔夜資金的融出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這是銀行在目前金融行業嚴監管背景下,防范系統化風險的舉措。
孫立堅稱,“有些非銀機構目前主要的業務模式還是通過短期融資從事高風險業務,以獲取利差收益。此時銀行收緊對非銀機構隔夜資金的融出,就可以起到制止這種期限錯配的盈利模式的作用,制止這種脫實向虛的業務。”
據悉,央行在201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已明確指出,“滾隔夜”彌補中長期流動性缺口的過度錯配行為和以短博長過度加杠桿的激進交易策略并不可取。
孫立堅表示,部分非銀機構通過借銀行的錢去支付他們經營的理財產品收益,一旦未來央行收緊銀根,銀行就要承擔風險,這種風險造成的損失還是會落到老百姓(59.490, -0.29, -0.49%)頭上。目前收緊對非銀機構的隔夜資金融出,就是防止這種系統性風險。
前述城商行人士還透露,不僅對非銀機構的隔夜資金融出不做了,銀行之間的隔夜也會越來越少,并且利率也會越來越高。“這是普遍趨勢吧,響應政策,去杠桿。”該城商行人士稱。
除去向銀行借錢,非銀機構還可以通過交易所融資。今日,上交所質押式國債回購隔夜利率(GC001(3.195, 0.19, 6.50%))報3%,上漲9.5個BP。但此前連續幾日下跌,總體來說仍在低位徘徊。對于非銀機構來說,如果銀行收緊隔夜資金導致資金成本增加的話,從交易所融入隔夜資金或許是另一個渠道。
“銀行收緊對于非銀機構的隔夜資金融出,但這并不是監管方面收緊銀根的信號。對于實體經濟、企業、個人,銀行并不會收緊資金。”孫立堅強調。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