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03:0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通過對IPO申請上會企業進行梳理,凈利潤指標不再是企業的“護身符”,審核維度正向深層次延伸。發審委對企業的規范性、盈利能力可持續性、內控制度有效性、財務真實性、直銷與經銷情況
他同時表示,新一屆發審委成立以來,新的審核動態機制正在形成,低過會率已充分體現了監管層的態度,結合二級市場的“價值投資”越發深入人心,監管對上市企業質量的把控只會更加嚴格,這是確保IPO質量的重要保證。
發審委問得更細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發審委已經審核了54家(包括二次上會但不包括取消審核)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23家獲得通過,28家被否,3家暫緩表決,通過率僅為42.6%。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對IPO申請上會企業進行梳理,凈利潤指標不再是企業的“護身符”,審核維度正向深層次延伸。發審委對企業的規范性、盈利能力可持續性、內控制度有效性、財務真實性、直銷與經銷情況、海外收入確認、信息披露、關聯交易等都十分關注。
比如,2月7日被否的北京朝歌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毛利率變動的合理性以及對未來持續經營的影響;說明對主要供應商采購定價的依據及公允性、是否對主要供應商存在依賴,該等情形是否可能對未來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同一天被否的北京新時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要求公司關聯方是否實際由發行人或發行人的高級管理人員控制,相關的股權轉讓是否真實,是否存在代持行為。
境外收入占比高通常是企業IPO審核的難點,其收入真實性及合規情況容易存在較高不確定性。比如,1月24日上會被否的深圳華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出,公司存在近幾年境外銷售收入占比劇增,但無法直接從海關部門查詢到發行人整體外銷數據的情況。因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境外收入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以及境外銷售通過信利康進行的必要性及境外最終銷售的真實性。
甚至,發審委關注到了有的公司此前公告與發行申請文件存在多項差異。比如,1月26日被否的浙江春暉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出,公司新三板申報材料和掛牌期間的公告與本次發行申請文件存在多項差異,多數事項發生在報告期內。對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報告期內出現較多信息披露不一致情況的具體原因,會計基礎是否規范,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
另外,1月16日被否的天津立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出,報告期內,發行人原始財務報表和申報財務報表存在差異。對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發行人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范,財務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事實上,IPO上會被否率上升貫穿了2017年始終,在去年下半年顯得尤為明顯,頻頻出現單日IPO上會被否率高的現象。對此,業界認為,這背后折射的是發審委審核尺度越來越嚴。
東北證券分析師付立春認為,雖然短期來看,企業、投行等不可避免會因為低過會率產生一些情緒。但中長期來看,嚴格把關會促使企業和中介機構回歸本源,企業做好自己的主營業務、提高競爭能力,中介機構提供優秀的中介服務。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在源頭上確保企業的質量,有利于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呼吁更多“新”企業
在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IPO低通過率將成為常態。對此,業界認為,券商已很難再延續過去比拼儲備項目的市場競爭模式,“精選項目”或許是投行突出重圍的先決條件。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最近一段時期以來監管層的一系列表態值得關注。
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提出,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此外,證監會此前在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001號建議的答復中提及,下一步,證監會將積極研究互聯網行業相關政策指引,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構建資本市場服務互聯網等高科技產業的長效機制,力爭讓更多互聯網企業上市融資。
業內人士表示,從這一系列的表態來看,監管層已經把關注度更多地轉移到了“如何通過制度創新把優質企業、‘獨角獸’企業吸引到A股”上來。
從交易所層面來看,上交所多次表態,要加大力度實施新藍籌行動,加強加快優質上市資源培育,以新經濟、高技術、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等優質企業為重點服務對象,把“新藍籌”行動作為市場服務的牛鼻子工程和主要抓手。
據悉,上交所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加快優質上市資源培育,把“新藍籌”行動作為市場服務的牛鼻子工程和主要抓手,動態調整篩選標準,將更多代表高科技、新經濟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企業納入“新藍籌”服務范圍,前移服務周期使之覆蓋“新藍籌”企業上市全過程,為“新藍籌”企業定制針對性服務模式和差異化制度安排,著力支持高科技、新經濟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大型優質企業上市。
同時,上交所還將積極推動建立主板市場發行上市標準差異化、包容性制度安排,努力為新模式、新業態成長型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
深交所方面,提出要形成領先的創新支持市場體系,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比、中小創企業成長性領先全球新興市場。未來3年,深市新增上市公司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處于領先。到2020年,深交所多層次市場定位更加清晰,板塊功能充分發揮,中小創企業成長性突出,從現貨到衍生品的產品線更加完整,市場投融資功能更加完備,對創業創新和高科技企業更加包容,吸引力顯著提高,成為中國新經濟的主場。
同時,深交所表示,要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優化多層次市場體系。深交所將以促進深市多層次市場健康發展為主線,推動形成特色更加鮮明的市場體系,突出新經濟新產業特征,針對創新創業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盈利和股權特點,推動完善IPO發行上市條件,擴大創業板包容性。
專家表示,隨著IPO擁堵之困的解決,融資渠道的暢通呼吁著更多符合要求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為經濟添加新動能,為投資者帶來穩定收益。如何在國際市場上和別的交易所、資本市場競爭可能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監管層考慮的重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