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0:43 | 來源:每日財報 | 作者:呂明俠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白酒板塊之后,啤酒板塊集體上漲,也令不少投資者看到了新的投資機會。
在復星眼里,白酒行業才是“優質賽道”?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呂明俠
今年以來,“喝酒”行業又有興起之勢。大資金扎推炒酒,行業的估值已有畸形之勢。山西汾酒(600809.SH),貴州茅臺(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估值屢創新高。
在白酒板塊之后,啤酒板塊集體上漲,也令不少投資者看到了新的投資機會。然而此時,復星國際(11.1,0.10,0.91%)卻披露減持青島啤酒H股股份的消息。
三個月套現21億 復星系再減持
近日,青島啤酒股份(77.7,-1.80,-2.26%)(00168)發布公告稱,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5%以上股份的股東復星國際旗下實體企業減持公司H股股份50.2萬股,減持后,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下降至12.84%。
根據公告顯示,復星產業控股有限公司稱,此次系因正常投退安排而減持。
《每日財報》注意到,減持青島啤酒H股這已不是郭廣昌近期首次行為了。交易記錄顯示,自2020年9月1日以來,復星國際有限公司旗下的公司,先后6次通過大宗交易或集合競價的方式,合計減持3650.2萬股,交易金額約24.87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1.05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郭廣昌與青島啤酒的緣分開始于2017年。同年12月20日,復星集團接盤日本朝日集團,拿下了后者所持的青島啤酒2.43億股H股(約占公司總股本17.99%),成為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收購完成后,郭廣昌曾表示“和青島啤酒一起長期共同發展”。
從收購到部分出售,從時間上來說,復星國際似乎并沒有做到郭廣昌所說的“和青島啤酒一起長期共同發展”。
據了解,今年,郭廣昌的復星系又拿下了位于甘肅的白酒企業金徽酒。在復星眼里,白酒行業才是“優質賽道”?啤酒行業的成長性和收益空間都小于白酒行業?
對手強勁,市場份額增長乏力?
青島啤酒始建于1903年,前身是1903年由英、德商人合資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1993年7月,青島啤酒成立并率先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中國企業。
作為一家百年企業,青島啤酒苦心經營多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44.22億元,同比下降1.91%,歸母凈利潤29.78億元,同比增長15.17%,相對表現不錯。
但如果將時間軸拉長,《每日財報》注意到,青島啤酒近年來遇到了增長天花板。
財報顯示,2013年青島啤酒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83億元、19.8億元,2019年的營收凈利則為279.8億元、19.3億元。7年間,營收和凈利潤不僅沒有增長,而且有所下降,均沒有回到最高峰。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青島啤酒傳統啤酒市場老大的位置也在被撼動。其中在規模化低端市場競爭中,青島啤酒正在和華潤啤酒(60.45,-0.05,-0.08%)博弈。今年前三季度,華潤啤酒凈利潤36.5億元,賺錢能力遠高于青島啤酒。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青啤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15.4%到2018年16.4%,僅增長了1個百分點,而同期競爭對手雪花增長了2.8個百分點,百威增長3.3個百分點,均高于青啤。
而且在高端產品市場,青島啤酒也是轉型發展不利。在這個市場中,一直做高端啤酒的百威還是牢牢的占據著46%的高端市場份額,華潤經過一系列的收購也搶占了15%的市場份額,而青島啤酒稍低。
總結一句話,青島啤酒作為百年老企,其盈利能力相對穩定,業績波動低,但上升難度比較高。這或許也是復星集團大力出售手中股份的重要原因之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