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深交易所的互動平臺上,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可謂五花八門。但是,上市銀行對于提問回復的詳盡程度則相差懸殊:部分銀行能夠比較耐心的解釋和回答,另有部分銀行則幾乎用“感謝關注”回答大多數問題,甚至還有銀行一直以來堅持“零回復”。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上市銀行在互動平臺受到的關注整體而言比較高:在上交所互動平臺最受關注上市公司排行榜中,浦發銀行排名第四位,招商銀行排名第五位,興業銀行排名第十三位;在深交所互動平臺最受關注上市公司排行榜中,平安銀行排名第八位。
浦發銀行最受關注
據了解,互動平臺是滬深交易所建立、所有市場參與主體無償使用的溝通平臺,也可謂是證券市場的“社交平臺”。從交易所的初衷來看,這一平臺,是希望幫助上市公司、投資者實現“零距離”接觸,也讓交易所的市場化監管方式找到創新的“落腳點”。從功能上來看,對于注冊后的投資者,平臺提供了“選擇感興趣的平臺用戶添加關注、自動接收關注對象的最新信息、向上市公司提出咨詢和建議、實時查閱上市公司對其咨詢和建議的反饋情況、參加在線訪談活動”等多項服務功能。
在滬深交易所的互動平臺,上市銀行獲得的關注顯然比較多。
截至3月5日,在上交所互動平臺最受關注上市公司排行榜中,浦發銀行憑借588次的被關注排名第四位,招商銀行憑借539次的被關注排名第五位,興業銀行憑借349次的被關注排名第十三位。而平安銀行憑借1607次的關注數在深交所互動平臺排在第八位。
此外,民生銀行被關注318次,寧波銀行被關注200次,工商銀行被關注138次,中國銀行被關注126次,交通銀行被關注125次,光大銀行被關注95次,建設銀行被關注84次,南京銀行被關注81次,華夏銀行被關注77次,農業銀行被關注77次,北京銀行被關注74次,中信銀行被關注67次,上海銀行被關注39次,江蘇銀行被關注26次,江陰銀行被關注24次,貴陽銀行被關注22次,張家港銀行被關注18次,杭州銀行被關注16次,吳江銀行被關注13次,無錫銀行被關注12次,常熟銀行被關注11次,成都銀行被關注5次。不過,受到的關注數量多,并不一定意味著銀行的回復量高,而且,從受關注數量來看,銀行的資產規模與股東關注數量沒有絕對的正相關關系。
銀行有效回復率各異
雖然上市銀行在互動平臺頗受投資者關注,但是銀行的回應態度卻并不一致,其中最為極端的例子是“零回復”。
某國有大行一共收到了61條的投資者提問,但是該銀行的回復數卻始終為零?!蹲C券日報》記者瀏覽提問發現,有多位投資者在提問處留言“提問沒有答復?為何答復這么困難?還需要等多長時間?”等問題表示質疑。
事實上,交易所對于上市公司的回復態度也是十分關注的。記者登錄滬深交易所的互動平臺發現,平臺對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互動情況,如“回復數最多的公司”、“答復率最低的公司”、“提問數最多公司”等指標設定了排名,并定時更新。
也有部分上市銀行為了避免回復率偏低,采取了疑似比較敷衍的態度,無論股東詢問的是業務方面、估值方面、或業績方面的問題,銀行的回答90%以上都是“感謝關注”、“謝謝建議”、“公司遵照相關監管規定,依法合規開展經營管理工作”或其他類似的表述。
此外,有時候銀行雖然回答了投資者的問題,但是時間跨度長達月余。雖然從表面上來看,上市銀行回復了投資者,但是缺乏誠意,恢復效率和效果欠佳。
當然,并非所有的上市銀行均對股東提問態度敷衍。例如,面對投資者關于違規經營等問題,浦發銀行大方回應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成都分行違規經營事項,公司在全行范圍內認真開展舉一反三教育整改工作,深刻反思,統一思想,吸取教訓;端正全行經營理念,更加關注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的平衡發展,強化統一法人管理;將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合規內控體制機制建設,著重提升內控執行力和有效性,確保全行依法合規、穩健發展。感謝您的關注!”
在投資者擔心銀行其他地方資產質量時,浦發銀行也回應稱:“截至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監管要求完成了整改,總體風險可控,客戶權益未受影響,分行在新經營班子的帶領下已轉入經營管理常態化。該事件未涉及我行轄屬其他地區分行和境外分行。會計政策變更是根據財政部相關文件規定進行的合理變更,能夠更加客觀、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符合公司和股東的利益,我們會嚴格遵守、認真執行。感謝您的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類似的問答在浦發銀行互動專區還有很多,這或許也解釋了如上所述的“最受關注銀行”是如何煉成的。
投資者互動問題五花八門
相對而言,分紅的話題集中度較高。多數上市銀行都會被投資者問及與分紅相關的問題,包括何時分紅、分紅比例為多少、分紅手法和數量能否變化等問題。
“最新股東人數”也被投資者反復問起,但上市銀行對于類似問題的答案也僅僅是已經公開披露的最新財報的數據,而并非被提問時的最新數據,有些銀行干脆表示請投資者參考即將披露的下一時點的財報。
有的投資者則關心銀行業務的合規性,“今年各項違規頻頻被罰款,請問今年銀行今年總共被罰款多少錢了?”
此外,也有部分投資者在互動區詢問客戶體驗類問題,例如手機銀行使用、信用卡審批、貸款業務等,銀行對于此類問題大多客氣地以“感謝關注”或“相關業務咨詢及建議請撥打銀行客服熱線”等方式回復。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