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8 11:04 | 來源:未知 | 作者:高偉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興業基金確實在權益投資上鮮有布局,其中股票型產品為零。主動權益類產品規模不過90億元左右,占公司總規模的5%左右,并且投資業績亦不盡人意
3月6日,興業基金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股東興業銀行和中海集團將按照現有股權比例向興業基金同比增資5億元,其中,興業銀行增加出資人民幣4.5億元,中海集團增加出資人民幣0.5億元。增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由人民幣7億元增加至人民幣12億元。
號外財經注意到,本次增資完成后,興業基金的股權結構保持不變,興業銀行出資10.8億元,共持有90%的股份,中海集團出資1.2億元,共持有10%的股份。興業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17日,wind數據顯示,目前該基金公司旗下共有45只基金,總規模1757.49億元,在122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位于第19位。針對公司增資的原因,興業基金的工作人員表示:“很多同業公司在去年都進行了增資,興業基金此次增資是出于公司正常的增資需求。”
一業內人士向號外財經道出玄機:公募股東大舉增資,可能是因為“3·17”委外的影響。2017年3月,證監會下發《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新規下發后,資本金束縛桎梏了基金公司規模擴張,公募發行機構定制基金必須轉發起式運作,并且基金公司出資1000萬持有三年。在此情形下,增資補血就成為了部分基金公司規模突圍的殺手锏。
事實上,興業基金確實在權益投資上鮮有布局,其中股票型產品為零。主動權益類產品規模不過90億元左右,占公司總規模的5%左右,并且投資業績亦不盡人意。
數據顯示,在28家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基金公司中,剔除2017年成立的基金以及分級基金后,興業基金主動權益類產品以7.1%的平均收益率排名倒數第二;偏債型基金(不含指數基金,下同)的整體表現亦不甚理想,以1.5%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19;旗下多只產品業績落于行業平均水平。而整體來看,2017年市場上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1.57%,偏債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14%。
具體來看,權益類基金興業多策略去年全年收益率為-6.16%,在1364只靈活配置型產品中排名第1306,相當于排在同類后5%的位置。興業聚利、興業聚盛C、興業聚盈、興業聚惠C以及興業聚盛A的凈值盡管實現了增長,但全年收益也均未達5%。偏債型產品方面,有5只基金份額錄得負收益,包括興業天禧、興業年年利、興業增益五年、興業穩固收益一年和興業豐利,收益率為-1.8%、-1.16%、-0.9%、-0.6%及-0.2%。據顯示,上述5只基金在763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中的排名分別為第741、第717、第712、第699和第678。
“規模增長倚重貨基的手段已經被遺棄,興業基金這一招已經不靈了,若不做改變,今后規模增長將難上加難。”業內人士表示,而投資業績的疲軟更是興業基金的硬傷。盡管有大股東增資,但增資治標不治本,或者說大股東增資僅僅是“救火”行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