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管新規越來越近,有的機構愿意花8000萬元,只為獲得一個基金銷售牌照;而有的機構卻對拿在手里的牌照并不那么珍惜。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公告了一則《關于暫停尚智逢源(北京)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中可以看到,在協會作出該《決定》之前,尚智逢源(北京)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智逢源)已經被北京證監局暫停了辦理公募基金銷售業務。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調查卻發現,雖然在尚智逢源的官網上,已經看不見任何公募、私募的產品信息,但在該公司的實體門店,卻依舊可以購買。
尚智逢源公私募業務被暫停
據悉,協會于近日收到北京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尚智逢源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辦理公募基金銷售業務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責令尚智逢源進行整改,并暫停其辦理公募基金銷售業務12個月。
協會根據北京證監局的文件,指出尚智逢源存在多項問題:1、股權轉讓糾紛,已嚴重影響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2、法人治理嚴重缺失,法定代表人拒絕配合監管檢查;3、公司違規下設分支機構,未能落實整改要求;4、公司人員管理混亂,總經理任用未按照法規要求,到監管部門履行備案義務等問題。
據此,協會決定暫停尚智逢源私募基金募集業務,暫停業務期間,不得從事簽訂新的銷售協議、宣傳推介基金、發售基金份額(權益)、辦理基金份額認購及申購(認繳),直至整改完畢并現場驗收合格。
記者隨后打開尚智逢源官網發現,在其公募基金、信托資管列表中,已經顯示為“暫無產品,敬請期待”。不過,當記者撥打尚智逢源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竟表示,“網站信息有可能是沒有更新,但可以到門店去咨詢,門店可以進行產品購買。”
實體店仍可購買產品
根據尚智逢源官網信息,其在全國多個地方均有分公司,比如上海、太原、煙臺、秦皇島、石家莊等8家分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來到其位于上海市虹口區曲陽路267號的上海分公司。從其實體門店的情況來看,尚智逢源似乎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銷售工作依然在開展。
店內一位理財規劃師向記者表示,雖然官網沒有產品信息,但店內可以購買產品。
據他介紹,目前尚智逢源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他向記者主推了一種資管產品,購買門檻為100萬元,主要投資方向為銀行的承兌匯票,該產品有一年期、兩年期,年化收益率可達到8.2%~8.8%。當記者詢問,購買合同跟誰簽?他表示,“合同是跟總公司簽。總部在陸家嘴(19.030, 0.00, 0.00%),是期貨公司的子公司。您簽的合同,是跟和合資管簽的。”
記者注意到,該理財規劃師提到的和合資管,為和合期貨有限公司的資管子公司。不過記者并未查詢到和合資管與尚智逢源總公司有所關聯。
另外,雖然該理財規劃師強調,期貨資管產品和私募產品不一樣,但從和合資管官網提示的內容也能看到,“若您有意參與期貨資管產品投資,請詳細閱讀本提示并確認滿足《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合格投資者’之規定,您即可獲得由和合資管提供的期貨資產管理產品宣傳推介服務。”所以,如果要說期貨資管產品不是私募,顯然并不合適。
對于代銷公募基金,該理財規劃師表示,“目前,股票型基金我們并不推薦,貨幣基金收益也不高,也很少有人買,但如果現在想買,也都能買。”
可見,雖然協會下發了尚智逢源暫停銷售、暫停宣傳推介等決定,但該公司實體門店依舊在照常開展上述業務。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