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 09:07 | 來源:未知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匯添富智能制造股基的首募金額已經超過30億元。
A股市場震蕩加劇,但投資者追捧好基金的熱情絲毫不減。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短短兩天,匯添富智能制造股基的首募金額已經超過30億元。
不過,在“爆款”基金頻現的當下,依舊有不少基金延長募集期,甚至依靠“幫忙資金”才得以成立。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投資者及銷售渠道的逐步成熟,基金發行的“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
發行市場“冰火兩重天”
4月18日,匯添富智能制造基金進入發行期。記者從相關渠道人士處獲悉,發行首日該基金的首募金額就接近30億元。
據東方財富(14.160,0.00,0.00%)Choice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已經出現多只“爆款”產品。其中,興全合宜混合型基金一天募集金額達到327億元,嘉實核心優勢股票、廣發滬港深龍頭混合、華夏穩盛混合、東方紅創新優選定開混合基金等多只權益類基金首募規模超過50億元。
“爆款”產品頻現并不意味著新基金發行市場全面回暖。一位渠道人士透露,目前依舊有不少基金延長募集期,部分基金甚至需要找“幫忙資金”才能成立。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發行成立了214只基金,只有21只基金發行份額超過30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11只,占比僅為5%。首募金額在5億元以下的占比高達32%,有多達46只基金延長了募集期。
多因素造就“爆款”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背靠大型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經理效應以及歷史業績優異等,均是造就“爆款”基金的原因。投資者及銷售渠道逐步走向成熟也是造成基金發行冷暖迥異的因素。
“爆款”基金的背后,多數有老牌基金公司的品牌與基金經理良好業績作支撐,基金公司長期打造的明星基金經理以及明星基金效應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知和信任。例如,匯添富智能制造的擬任基金經理趙鵬飛被稱為“選股獵手”,具有10年從業經驗,且業績持續優異。
滬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過去渠道銷售往往是銷售導向型,靠高傭金、高激勵賣基金,但現在的銀行渠道會更加注重客戶的投資體驗。基金賺了錢,基民卻不賺錢,是一直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痛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