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備受市場關注的螞蟻小貸ABS暫停發行事件,伴隨螞蟻金服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的增資,以及此后ABS產品的續發,似乎已歸于平靜。
但風平浪靜背后,螞蟻金服的降杠桿之旅,則剛剛啟程。
目前,螞蟻小貸ABS存量規模依舊巨大,在螞蟻金服大手筆增資后,兩家小貸公司的杠桿率依舊遠高于監管新規的要求。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在螞蟻金服兩家小貸公司累計發行了152只ABS產品,總規模為3510億元;其中,處于存續期狀態的依舊有130只,對應產品規模為3155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尚處于存續期產品對應的產品發行規模,并不等于存續期信貸規模,因此不可用它測算。2018年以來,螞蟻小貸ABS的發行規模為369億元,較2017年3-4季度的928億和769億已大幅減少,但對比2017年一季度的335億元則處于持平狀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螞蟻小貸ABS正“走在達標的路上”,監管部門允許其續發小貸ABS為螞蟻金服提供緩沖期,調整時間為1年。
小貸ABS高利潤后的高杠桿
螞蟻金服利用小額貸款ABS這個低成本負債工具,魔術般地撬動了超過3500億元的信貸規模,獲取豐厚息差。
而秘密就在于:螞蟻小貸ABS的出現,讓其得以擺脫資本約束,且借助債券市場獲得比其他融資途徑便宜得多的資金來源。
螞蟻金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均位于重慶,分別是:2011年6月1日成立的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螞蟻商誠小貸”)和2013年8月5日成立的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立(下稱“螞蟻小微小貸”)。
2013年7月,東證資管-阿里巴巴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正式發行,原始權益人為螞蟻商誠小貸,發行規模5億元。
彼時,資產證券化試點剛重啟不久,交易所資產證券化市場尚處于早期拓展狀態;“東證資管-阿里巴巴X號”也是試水之作,整個系列共有10期,總規模50億元。2014年9月,該系列最后一期發行完畢。
2014年,阿里推出基于電商平臺的消費貸款產品“花唄”,迅速斬獲海量用戶;2015年,個人無抵押“現金貸”——“借唄”面世。而京東金融的白條、金條則復刻了螞蟻金服的兩款產品;騰訊金融則有類似借唄的產品“微粒貸”;百度亦在此前推出“有錢花”卡位。
關鍵時點到來:2016年6月,螞蟻小微小貸作為原始權益人發行首單ABS產品,基礎資產為花唄形成的資產,規模20億;同年8月,螞蟻商誠小貸作為原始權益人發行20億元ABS產品,基礎資產為借唄的貸款。
至此,螞蟻金服在消費金融業務上架構起了一臺高效的機器:前端,花唄、借唄通過無遠弗屆的互聯網快速拓展消費場景和使用人群;后端,兩家小貸公司將前端形成的資產,迅速打包,高效賣出。
大規模的低成本資金,為借唄、花唄擴張提供了支持:2015年-2016年恰逢中國債券市場牛市,大量AAA評級公司的債券發行利率可低至4%-5%。
螞蟻小貸ABS的優先級始評級為AAA,而前端借唄、花唄的年化利率,則大約在15%-18%。這使得即便債市在2017年迎來熊市,發行利率上升了數個百分點,螞蟻小貸依舊具有足夠大的息差空間。
這也給螞蟻金服在前端搶占市場創造了優勢。例如,借唄產品日利率水平為萬分之三至萬分之五,與微粒貸、京東金條等相比,具備一定利率優勢。
2017年,消費金融迎來盛夏;螞蟻小貸ABS開始爆發。
Wind數據顯示,2016年,兩家螞蟻小貸公司發行的ABS規模達到了490億元,2017年全年發行規模進一步飚升至2692億元;而2015年,這個數字僅為60億元。
相比之下,另外幾家互聯網金融巨頭遜色得多。2015年9月15日,京東金融發行了類似的ABS,截至目前,發行25期,總發行量為328億元;百度“有錢花”,發了兩期,總規模12.6億元。
ABS業務給螞蟻金服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根據阿里巴巴財報,2017年全年,螞蟻金服以支付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名義,向阿里巴巴支付的利潤分成合計達到49.46億元。按照37.5%的分潤比例折算,2017年全年,螞蟻金服的稅前利潤達到131.89億元。
而根據最新的公開數據,2017年上半年,螞蟻小微小貸營業收入為14.9億元,凈利潤為10.2億元;去年前三季度,螞蟻商誠小貸凈利潤44.93億元,為上年全年凈利潤的兩倍多。
市場人士分析稱,從2017年財務數據來看,螞蟻小貸帶來的利潤,或已成為螞蟻金服最大的利潤來源。
監管轉向:2.3倍杠桿約束壓頂
2017年四季度,主營現金貸的趣店赴美上市,因其強大的盈利能力而頗受華爾街追捧;但隨著輿論對現金貸暴利與原罪的質疑,趣店股價暴跌的同時,也引來監管部門的緊急關注。
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并實施《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整治辦函【2017】141號)(簡稱“141號文”);一周之后,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簡稱“56號文”),對網絡小貸業務進行整頓,要求重新審查網絡小額貸款經營資質,規范網絡小額貸款經營行為,嚴厲打擊和取締非法經營網絡小額貸款的機構。
為應對兩個監管文件的影響,螞蟻金服隨后開始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進行增資,合計注冊資本從此前的38億元提升至合計120 億元。
受此影響,證監會一度暫停了螞蟻小貸ABS的發行工作,并引發市場與媒體關注。此后,證監會再度放行螞蟻小貸ABS,但監管態度明顯:防風險、降杠桿。
與螞蟻選擇了小貸公司不同,京東金融發ABS融資主要借助的主體是: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
Wind數據顯示,京東發行過的25只小貸ABS產品中,有23期的原始權益人為京東世紀貿易;目前,處于存續期狀態的尚有24只,對應的發行規模為325億元。
“京東發的ABS和小貸公司的關系不太大,主要通過貿易公司形成應收賬款的方式發的。”一位熟悉京東金融業務的市場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整體而言,京東的ABS沒有什么過大降杠桿的壓力,“一些小額貸款的產品可能(杠桿)會超,需要降一些。”
與此同時,市場傳出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將赴銀行間市場發行信貸ABS融資的消息,并引發部分市場人士對螞蟻金服信貸業務切換市場杠桿的猜想。
從目前的監管規則來看,銀行間市場可用的杠桿,遠高于小額貸款公司1.5-2.5倍(位于重慶的螞蟻小貸則為2.3倍)的杠桿上限。
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了解,網商銀行未來確實打算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信貸ABS產品,但基礎資產并非個人消費貸款,而是網商銀行提供給小微企業的經營貸款。
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發現,網商銀行2015年6月25日開業,而銀行間市場要求發行信貸ABS產品的商業銀行,營業時間需要在3年以上。這意味著,網商銀行的信貸ABS產品,最快也得等到下半年才能發行。
“在銀行間市場發信貸ABS,可以使用的杠桿倍數,比嚴格監管后的小貸ABS肯定更高,目前并沒有具體的杠桿要求,理論上是可以不斷做的。”北京一位熟悉銀行間信貸ABS的市場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但主管單位央行、銀保監會相對謹慎,“肯定對總量會有一個控制”。
該人士續稱,從目前網商銀行To B端的業務定位來看,不太可能成為替代兩個螞蟻小貸公司此前扮演的角色,除非“未來網商銀行拿出一部分信貸額度來對接給花唄和借唄,然后網商銀行通過銀行間的ABS來放杠桿”,但在他看來,目前監管政策趨嚴,“相信無論是螞蟻,還是監管部門,短期內不可能會開這個口子。”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