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4 10:3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在忍痛分拆業務,而這絕非偶然。因為他們相信,在分拆之后他們會受到投資者和行業客戶更多的青睞。
目前,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在忍痛分拆業務,而這絕非偶然。因為他們相信,在分拆之后他們會受到投資者和行業客戶更多的青睞。這些公司就像阿米巴原蟲一樣進行“分裂”,他們將無人駕駛從動力系統業務部門分割出來,將舊技術與新技術分開,或出售那些無助于推動車聯網、無人駕駛等未來科技進步的部門。
在過去的兩年多的時間里,零部件行業中的德爾福、江森自控、奧托立夫和佛吉亞都見證了這樣的“拆分”?;裟犴f爾已將其渦輪增壓器部門整合出售,吉凱恩試圖通過拆分其汽車業務和航空航天業務來避免Melrose的敵意收購。即便是德國科技巨頭的大陸集團也在考慮進行結構性改革。
有分析師表示,華爾街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投資機構認為,投資汽車行業高科技(比如無人駕駛,車聯網等)的收益潛力優于傳統業務,即使這些傳統業務目前仍然有利可圖。
零部件供應商也認為,通過構建專注于特定業務的獨立部門,它們就不必在復雜的大集團內部爭奪資源。而規模較小、目標單純的公司也可以更快地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汽車制造商需要零部件供應商提供必要的技術創新,比如實現無人駕駛、車聯網、降低油耗等,并在路上相互連接溝通。為了在未來十年向汽車制造商交付產品,以獲取所需的資金和利潤,各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取的策略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分析師認為,在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中,零部件供應商最重要的仍然是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零部件供應商傳統的模式是‘向每一位客戶都提供全面的服務’,如今,這種商業模式變的越來越難以持續。”汽車分析咨詢公司IHS的董事兼總經理Michael Robinet說。“現在,即便是大型的零部件供應商也在思索,‘在哪可以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在哪可以取得更多的利潤?’”
分拆浪潮下的零部件供應商
近期的汽車零部件業拆分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許是,德爾福這家在全球100強零部件供應商中排名第12位的大公司在去年12月宣布正式分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德爾福科技”和“Aptiv(安波福)”。其中德爾福科技將專注于動力系統和后市場,而安波福將專攻主動安全技術、車聯網和無人駕駛。“拆分對兩部分業務都是好事。”德爾??萍糃EO Liam Butterworth在接受采訪時說,“德爾福科技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將更有利于其未來的發展。”
盡管目前德爾??萍嫉陌霐诞a品是“傳統技術”,但Liam Butterworth認為,分拆、獨立運營讓德爾福科技能更加靈活的適應動力系統市場的變化。他指出,其產品組合不僅包括汽油和柴油發動機,還包括電動機和軟件產品。“現在我們可以100%專注于動力系統,我們所有的投資也將圍繞著動力系統,這樣我們的研發、應用等都會更加快捷。”他說,“如果我們仍然是德爾福的一部分,投資將會更分散,工作也會更耗時,這對研究動力系統是不利的。”
與德爾福一樣,瑞典供應商奧托立夫也將高新技術視為其未來的增長引擎。去年9月,該公司宣布拆分成為兩家獨立公司,其中一家專注于該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以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為主的被動安全系統,另一家負責鉆研視覺系統,比如雷達和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
奧托立夫的CEO Jan Carlson將轉而領導這家名為Veoneer的新公司,因為還有一些重要的工作需要他去完成。
去年奧托立夫在電子元件方面的訂單僅約9億美元,而該公司的被動安全產品則為25億美元。奧托立夫在今年2月表示,Veoneer最初幾年“不僅賺不到錢,還有可能會出現幾個百分點的虧損”,預計該公司在2019年推出新產品后才能扭轉局面,獲得盈利。盡管如此,這一拆分仍然贏得了金融市場的好評?;鹜顿Y機構Cevian Capital在今年3月透露,他們已收購奧托立夫7%的股權,價值約8.5億美元。Cevian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Christer Gardell說:“我們相信,奧托立夫和Veoneer都有進一步創造價值的巨大潛力。”
可以明確的是,雖然大型全球性公司購買和出售業務一直都是業界內的常規行為,但如今的拆分是為了適應行業迅速的變化,因此這一策略是前所未有的。事實上,過去的30年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直在通過收購實現擴張,以使自己的規模更大、業務足夠多元化,從而滿足客戶的需求。
可以看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經營思維正在變化。另一個例子是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花費數十年的時間通過收購和投資將其汽車座椅業務打造成行業標桿。但在2016年,江森自控將其座椅業務部門拆分成了一家名為Adient的新公司并表示,座椅業務的利潤較低,并且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維持運營,這公司所不愿意承擔的。對于拆分和獨立運營,Adien公司負責美洲、歐洲和亞太地區業務的執行副總裁Byron Foster表示:“通過我們第一年的表現來看,Adien運營良好,并且我們會在座椅業務上持續投資。而之前在江森自控旗下的時候,尤其是最近3-5年,我們更多地是被視為搖錢樹。”他還表示,Adient通過新業務已盈利30億美元,未來將繼續精進座椅業務。“我們的戰略很明確,即在汽車座椅方面保持國際領先地位。”他說。
股市方面的表現證實了上述觀點,自2016年10月運營以來,Adient的股價已經上漲約50%,并且一度是開盤價的兩倍。
Navigant Research分析師Sam Abuelsamid表示,雖然座椅等汽車零部件越來越商品化,但隨著汽車共享的普及,整個汽車市場業務的增長在未來幾十年會逐漸陷入停滯,而本次拆分將使Adient獲得更好的生存機遇。“Adient在過去一年中所做的事情就是豐富其產品線,使它更符合未來的共享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發展趨勢,”Abuelsamid說,“Adient從傳統座椅的角度思考,比如,如何重新設計汽車內部才能更好地匹配無人駕駛汽車,如何為車內不同類型的乘客提供更好的體驗”
分拆有利于獲得更好的機會
霍尼韋爾已宣布計劃出售其渦輪增壓器部門,這是這家市值1100億美元的企業巨頭中一個年營業額達到30億美元的部門,也是該集團唯一與汽車相關的部門。這次出售是激進投資機構Third Point要求的,在此之前,霍尼韋爾也在該機構的要求下剝離了其航空業務部門。
霍尼韋爾交通系統首席執行官Olivier Rabiller在去年12月接受《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時表示:“這次出售與該公司其他業務沒有關系。該部門將會從獨立運營中受益。拆分是對交通運輸部門所取得的成績的肯定,這部分業務在未來會取得更大的成功,為集團帶來更多收益。”
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佛吉亞在2016年以7.5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外飾業務出售給了曾經的競爭對手Plastic Omnium。此次出售不僅讓佛吉亞還清了債務,同時也為佛吉亞提供了足夠的資金,使其能夠戰略性收購其他公司的相關業務板塊,比如座椅,內飾和清潔能源業務等。佛吉亞發言人表示,外飾業務部門的國際化程度不夠高,技術含量也相對較低。“這筆資金保障了集團的投資能力,使我們能夠在未來逐漸完善技術板塊。”佛吉亞在2017年投資了派諾特汽車公司和江西好幫手電子科技公司,提升了車聯網和汽車娛樂系統方面的技術實力,另外還收購了開發尾氣凈化部件的Hug Engineering。
Plastic Omnium聯席首席執行官Jean-Michel Szczerba表示,Plastic Omnium收購其外飾業務也為自己帶來了回報。該公司希望在利潤頗豐的德國市場取得保險杠業務,如今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我們希望與戴姆勒、奧迪以及福特公司在保險杠業務上建立業務往來。”他說。去年,Plastic Omnium與戴姆勒公司已經開始合作,該公司將為奔馳S級提供保險杠。
另一方面,Plastic Omnium現在正在尋求出售其環境部,而部門負責生產垃圾箱和操場用具,盡管該部門是集團早期業務之一,但該公司希望將足夠的資源投入到復合材料和氫燃料電池儲能的研發工作中。
分拆有風險 零部件供應商選擇不同
一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仍在遵循傳統的大集團模式。如博世,在2016年全球汽車銷售額達465億美元,在汽車新聞零部件全球100強中名列首位,同時還銷售家用電器、安全系統、商業物流軟件甚至園藝工具。再比如日本最大的幾個供應商,包括名列第4位的電裝和排名第6位的愛信,都未宣布分拆或出售主要業務部門的計劃。
據推測,近年來最大的分拆新聞可能會在今年出現。市值430億美元的大陸集團表示,它正在就可能發生的重組進行談判以達成其增長目標。據了解,潛在的改變包括輪胎部門的剝離。“選擇整合并擴大規模的供應商將成為細分業務的最后贏家,這個策略是切實可行的。”德勤咨詢總經理Neal Ganguli說,“因此,我們會看到供應商說‘去掉這些業務,有利于追求更多利潤’。”
不過,并非每次剝離或拆分業務部門都能取得成功。英國供應商吉凱恩面臨倫敦投資集團Melrose Industries的敵意收購,吉凱恩一直試圖剝離其汽車部門,專注于航空航天和國防業務。吉凱恩認為這一“戰略選擇”是“讓這個獨立公司能夠獲得獨立的經營策略和資金使用的方式”。本來吉凱恩將其汽車業務出售給德納已經接近達成協議階段,但公司股東在3月下旬最終關頭的投票中選擇了Melrose。在游說吉凱恩股東時,Melrose表示,“任何將企業拆分并并且將其一部分業務出售的行為都會損害公司的整體價值”。
Neal Ganguli表示,目前汽車行業的兼并、收購和拆分浪潮是由行業的根本性變化引起的,以及非常規的商業周期導致的。“推動轉型的力量跟以前相比是不同的,”他說。當前人們正在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思考移動出行,汽車的價值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程序代碼上,而不是傳統硬件部分。他認為“這將對一級供應商產生長遠的影響,他們需要展望未來,思考采取哪種策略才能在這個全新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勝利。”
經濟周期也可能在拆分浪潮中發揮了作用。隨著全球汽車行業在經濟衰退之后的飆升,2017年全球輕型車產量將從2009年的約6000萬上升至9000多萬輛,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這期間也在不斷壯大自己。
IHS Markit的Robinet說:“當市場增速很快的時候,大多數供應商只需要堅持傳統的策略就足以盈利。”現如今在預計銷售增長將有所放緩的情況下,供應商需要停下來,并考慮如何進入汽車市場的下一階段?,F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應該回頭自問“在高速增長之后的時代,我究竟想要成為什么?我又該如何為行業創造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