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基金新規正式實施已滿一周年。雖然在資管新規正式出臺后的首個交易日,分級A迎來了普漲行情,但這并不能改變分級基金新規實施后的一年來,其市場份額和活躍度急劇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資管新規中規定,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因此業內已經默認分級基金將在過渡期結束之后“絕跡”于市場。不過,由于當前存續的產品數量過多,未來如何處理成為難題。
記者了解到,當前基金公司大多靜觀其變,不主動宣傳分級產品,也不打算主動進行清盤或者轉型。多家基金公司證實,針對當前存續的分級基金,未來將會出臺統一的處理辦法,目前還在等待更多處理細則落地。
規模、活躍度“雙降”
在2017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分級基金新規中,最主要的影響在于對投資者參與門檻的提高,投資者需前往營業部開通交易權限,且需滿足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于人民幣30萬元的門檻。
在新規實施后的一年里,該類產品規模逐漸下降。Wind統計顯示,截至4月底,分級基金總份額為888.53億份,總規模為1315.84億元。在新規實施后的一年時間內,分級基金總份額減少133.34億份,總規模減少806.66億元,分別縮水13.05%和38.01%。其中有5只基金規模減少超過50億元,縮減幅度最大的分級基金一年間規模下降達159.11億元。
規模萎縮讓分級基金成了“迷你基金”的扎堆之地,規模低于2億元的分級基金達61只,占比達41.49%,其中還有18只“迷你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占比為12.24%。
與此同時,規模超過50億元的分級基金目前市場上尚有6只,分別是富國中證軍工、富國國企改革、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鵬華中證國防、招商中證白酒和興全合潤分級,受益于軍工板塊的表現,富國中證軍工成為規模最大的分級基金,最新份額92.08億份,是目前唯一一只規模超百億元的分級基金;而受益于去年以來“喝酒”行情,招商中證白酒成為過去一年規模增長最多的分級基金,基金規模凈增46.26億元。
在規模持續縮減的同時,分級基金市場成交趨于萎縮。Wind數據顯示,4月成交量前十的分級B成交量為2.12億手,占全部分級B市場成交量的88.05%;成交額前十的分級B成交額為151.52億元,占比達86.55%。相反,月成交額不足1000萬元的分級B基金數量多達53只。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分析,分級基金的總體規模和市場成交活躍度的下降屬于意料之中。“30萬門檻的限制使符合要求的投資者變少,分級基金會逐漸變成一個少數人參與的市場。”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盈米財富基金分析師陳善楓表示,未開通權限的投資者只能允許賣出或者合并A/B份額,直接影響了資金參與分級基金,導致分級基金規模下降。另外,新規實施以來,近一年的市場表現疲軟,資金參與分級基金的動力也不足夠,這也是規模下降的一個原因。
更多細則料出臺
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規定公募產品和開放式私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而過渡期將于2020年年底結束。
針對這一規定,有券商分析認為,隨著過渡期的臨近,大部分分級基金或將逐步轉型或退市(清盤),建議投資者警惕分級轉型風險。而記者向多家基金公司了解,針對這一規定,雖然沒有更為具體的說明,但是業內普遍默認分級基金將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之前逐步消失。
據Wind數據統計,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已有4只分級基金清盤,10只轉型。上述清盤的分級基金大多是因為規模觸及了清盤線,而轉型的分級基金則多是因為存續期已到,按規定要進行轉型。
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上述兩種情況尚比較好處理,但市場上那些既沒有規定的存續期、產品規模又遠遠超過清盤紅線的分級產品,要選擇主動清盤或者轉型,操作起來其實非常困難。
按照規定,基金要提前清盤或者轉型必須要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必須要有代表1/2以上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參加大會,而且還要求2/3以上參加大會的持有人表決通過。“分級產品的散戶持有人太多了,持有人大會都很難召集。”該人士告訴記者,其公司旗下的分級基金產品,多數產品的持有人上萬戶,甚至還有的持有人超過40萬戶,實際操作難度很大。
統計數據顯示,當前還在市場上正常運作的分級基金共有144只,其中僅有國富中證100和易方達中小板指數兩只產品有約定的到期日,分別為2020年3月26日和2019年9月20日。而剩余的142只分級基金,平均的持有人戶數都在3萬以上,其中大于10萬的基金有10只。這也意味著上述142只分級基金,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之前,將要面臨逐步處理的難題。
“監管層將會針對存量的分級基金出臺統一的處理辦法。”另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部分分級產品接近100億元且散戶較多,召集三類份額各自50%的持有人且2/3以上同意轉型的可操作性不大,得等細則。”該人士表示。記者也向其他幾家公司證實了這一說法,但具體如何操作、何時出臺,暫時還不清楚。
建議規避分級基金
在資管新規正式出臺后的首個交易日,分級A迎來普漲行情。據Wind數據統計,5月2日,市場上133只分級A中,有85只分級A折價幅度有所縮窄,其中以醫療、銀行、保險等分級產品折價幅度縮窄較大。
記者了解到,資管新規的出臺,其實也給分級A帶來了一定投資機會。西南證券(4.470, -0.01, -0.22%)分析稱,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分級A處于折價交易狀態,若以市價在二級市場買入,一旦分級基金轉型或清盤,一般情況下分級A將以凈值折算,這就獲得了凈值大于市價這一部分的超額收益。當然,這對于溢價分級A是不利的。
盈米財富基金分析師陳思賢分析,分級基金本身能適用的投資者范圍較窄,其過度發展本身是由于投資者對分級子基金風險的忽視。在2014年、2015的A股牛市時,分級基金規模和數量激增,投資者只看到分級B的高收益,沒有看到高杠桿下的高風險。市場下跌時,投資者撤出,存量的分級基金也難以承受突然的規模萎縮。
陳善楓表示,分級基金對于部分投資者的吸引力主要來自于其杠桿特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例如易方達重組分級、國泰深證TMT50指數分級等。但他也指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公募分級產品將逐漸消失,另外隨著指數基金的發展,分級基金的不可替代性也會被逐漸淡化。整體來看,建議投資者對分級基金進行規避。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