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515/20180515094245225.jpg)
一年暴漲一億多粉絲,這生意是怎么做成的?
今日,停牌近半年的瀚葉股份(600226.SH)公布了一則來自上交所的問詢函,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導火索為不久前4月27日,瀚葉股份宣稱擬以38億元,收購旗下擁有981個微信公眾號的深圳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量子云”)100%股權(支付方式:25%現金,75%股份)。
量子云堪稱“公號業務之神”。根據其披露數據,一年暴漲了1億的粉絲、公眾號數量更是由半年前的200多個,暴增至2018年預案披露時的981個。
有趣的是,就在2016年8-11月,量子云創始股東轉讓量子云資產包85%股權的時候,其整體估值還僅為3億元。
如此不同尋常高溢價的收購,再加上多家媒體對量子云旗下981個微信公眾號實際價值產生質疑,瀚葉股份很快迎來上交所的9道問答題,要求其說明量子云實際運營情況和盈利模式、資產估值合理性與風險、本次交易是否屬于“三方交易”等。
981個公號,50個編輯
提到量子云你可能并不了解,但它旗下的明星公眾號“卡娃微卡”一定有所耳聞。
要知道你逢年過節、夜半三更,收到來自爸媽的濃濃鄉土氣息而又不失關愛的微信H5,可能就來自“卡娃微卡”。根據新榜 2017 中國微信五百強 TOP500 年榜,“卡娃微卡”位列第 14。
而作為它的運營主體——量子云也算實力不凡。公告顯示,量子云是一家依托“微信生態圈”,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流量聚集、運營及變現的新媒體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已擁有981個公眾號,涵蓋了情感、生活、時尚等諸多領域,粉絲數量合計超過2.4 億。
按照這個級別的體量,作為一家成立不到2年的公眾號運營公司,可是算是很牛鼻了。
不過比這更厲害的是,近一千個公眾號,只有50個編輯在運營。而一年前,量子云編輯部才不過16人。
那么上交所的問題來了,請補充披露:(1)微信公眾號文章的內容生成方式、原創文章占比、非原創文章的獲取方式;(2)非原創文章的發布是否構成對他人知識產權的侵犯;(3)結合同行業情況,說明標的資產員工人數,尤其是編輯人員人數與公眾號數量及每日推送文章數量的匹配性, 以及與公司業務規模的匹配性。是否存在內容較為低俗,且有“標題黨”之嫌。
針對以上問題,記者以量子云明星號——“卡娃微卡”為例,對其5月1日至今發布的文章進行了分析,發現按每天8篇文章數量計算,104篇里面只有17篇為原創,其它多為轉發,文章配圖來源則多來自鳳凰網、光明網、騰訊等各類媒體資源。
至于轉載的圖、文是否經過授權,記者聯系了該公號客服,但截至發稿電話并未接通。不過在添加其客服微信時,卻發現對方簽名為“轉載授權事宜恕不回復,暫時只接受付費軟文推廣”。
而其它在量子云體系下排名前10的公眾號,除了名字神似,一半都是以XX相冊結尾,如“動態相冊”、“立體音樂相冊”、“心情相冊”等……內容也都大同小異。有沒有大家評價的“標題黨”、“低俗”,可以根據截圖自行體會。
在媒體行業,“內容為王”一直是大家公認的真理,只有優質的原創內容才是吸引粉絲、提高用戶粘連度的王道。而卡娃微卡不僅80%以上內容為非原創,文章畫風也是千奇百怪,讓人費解其動輒10w+的微信閱讀量,以及上千萬的粉絲從何而來?
一年漲粉1個億,公號半年翻數倍
事實上,除了對量子云旗下公眾號內容存疑,粉絲的真實性和實際價值,也此次瀚葉股份溢價收購備受外界爭議的一點。
根據此前股權轉讓記錄,2016年8月,創始人李炯和鄭紅燕夫婦簽署第一次轉讓股權時,“當時量子云資產包內4 家公司名下的155 個微信公眾號,合計擁有的1.5 億粉絲的商業價值及發展潛力”,且整體估值為3億、平均每個粉絲定價為2元。
時隔一年,2017年7月,深圳量子云科技CMO艾米,在渾水自媒體江湖的分享活動中又刷新了這一數據,她表示,“量子云卡娃聯盟,整體布局數量超200個”;
同年10月份,新榜《卡娃微卡牽手楊瀾,自媒體如何跟名人跨界搞事情?》一文也驗證了,“量子云旗下擁有超過200個公眾號構成的自媒體矩陣,粉絲總數過億。”
根據重組預案公告,量子云2016年、2017年收入分別為1.32億元、2.35億元,粉絲人數分別為1.5億人、2.46億人。
要知道在去年一大批公眾號遭遇“封號潮”的時候,多少訂閱號被拍死在了沙灘上,反觀量子云旗下的公號不僅堅強地活下來了,還一年暴漲了1億的粉絲、公眾號數量更是由半年前的200多個,暴增至2018年預案披露時的981個。
按照之前2016年8月,量子云3億估值、1.5 億粉絲,每個粉絲價值2元的計算;截止2018年4月27日,量子云平均粉絲價值已漲到15元/個(按照38億的整體估值,超過2.4億粉絲計算。)
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些新增的公號和一億多粉絲都是天上飛來的嗎?現在微信“刷粉”事業都這么賺錢了?
對此,一位了解量子云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量子云開始做粉絲的手段跟一般的自媒體就不一樣,創始人是技術出身,一開始也是根據三、四線城市人群喜歡的H5賀卡來吸粉,這種發展思路,自然是其它深耕內容的媒體比不了。
而另一位曾在類似于卡娃微卡這類公眾號工作的編輯則告訴記者,其實像這種公號并不注重原創,選一個大家都關注的事件,把其它媒體內容拼湊一下,再刷一下粉,很容易10w+。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此次收購方瀚葉股份也是個神奇的存在,不僅業務結構復雜多樣,跨界幅度也很大。
據悉,瀚葉股份是一家大型農藥、獸藥生產及化學、化工原料制造企業,但在去年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業務轉型,收購了一家名為“炎龍科技”的游戲公司,還對董監高管理層進行了大換血。
這一次瀚葉股份再度跨界,大手筆收購擁有981個微信公眾號的量子云做新媒體,也是讓人傻傻看不清楚,且不論后續管理團隊是否靠譜,考慮到以卡娃微卡為代表的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打法,也是著實令人堪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