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 05:2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另一方面國內新造車勢力不斷涌現,在產能投入和技術提升并舉下,將極大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近日,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4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8.1 萬輛和 8.2 萬輛,同比分別大幅增長 117.7%和 138.4%,這一數據超出了券商預期。
長城證券分析師凌春認為,2018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將延續高增長的態勢,維持全年實現 50%-100%增速的預期,一方面是源于四部委公布的《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的影響;另一方面國內新造車勢力不斷涌現,在產能投入和技術提升并舉下,將極大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楊更是態度明確的提出:“為成長而戰,自上而下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王楊認為,無論是汽車產業自身屬性,還是當前政策的扶持力度,新能源汽車都屬于成長股的核心方向之一,目前市場成長風格已經探明,新能源汽車當前的估值和持倉都有顯著的相對優勢。
王楊分析,從估值的角度看,以鋰電池板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估值當前處在歷史低位。一方面,以天齊鋰業和華友鈷業為核心代表的上游板塊,估值基本都在 15-20 倍之間,而且具備可持續的高景氣。另一方面,中游環節因為過去降價帶來的業績壓力,目前股價和估值也是歷史低位。此外,機構持倉處在歷史低位。截至今年一季度,上游資源從 4.06%升至 4.82%,中游從 1.91%降到 1.75%,核心零部件從 4.51%降到 3.85%。就總體變化趨勢而言,三季度機構持倉處在歷史高位,四季度明顯下滑,今年一季度同樣顯著下滑。因此,王楊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大行情開啟了。
融通新能源汽車擬任基金經理付偉琦認為,“我國自2015年起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新能源車目前滲透率不到3%,以國家目標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20%來計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產值規模有望近萬億,或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所以,未來看好新能源汽車蘊藏的巨大投資機會。”
付偉琦分析,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發生了一些變化,正由政策市向消費市逐漸切換。他認為,過往國內逐步出臺了總體規劃、財政支持、基礎設施、行業管理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政策工具包,護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性能提升,消費者自發消費力將成為行業產銷放量的主驅動力。
付偉琦介紹,成本方面,得益于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產業充分競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環節成本得以明顯下降。以動力電池為例,電池包占整車成本比重高達35-45%,近3年價格下降大約35%,大大加速了整車平價時間表。性能方面,隨著產業資本的加速投入,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環節技術進步明顯,最典型的仍舊是動力電池環節,實現了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等關鍵參數的不斷提升,從而使得整車續航得以不斷增加,相較燃油車的競爭力快速提升。
由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支持較早,國內相關公司獲得了先發優勢,誕生了一批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企業,這也反應在二級市場上。Wind統計數據顯示,國證新能源車指數過去8年(2010/05/01-2018/05/01)上漲123.65%,大幅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22.48%的漲幅。付偉琦判斷,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容量大,未來具有先發優勢、核心競爭力、持續增長力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值得中長期布局。
風險提示:文章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文作者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中的內容和意見基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文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投資建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